顺峰时评|顺德大桥连南北,良桂融合向未来

作者 王基国;廖明璨 2024-12-26 17:37

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碧波之上,一座雄伟壮丽的大桥横贯顺德的大良与容桂,以气贯长虹的“佛山跨度”,飞越时代的风雨,展现了今天顺德的雄健风采,正在成为顺德发展新征程中又一个城市地标。

顺德大桥。廖明璨 摄

顺德大桥。廖明璨 摄

12月24日,历经1300多个日日夜夜的奋战,顺德大桥终于举行合龙仪式。这座投资近20亿元、路线长2620米、主跨626米,被称为“佛山第一跨”的顺德大桥,进入了正式通车的倒计时。

桥上一马平川,桥下货轮穿梭,崭新的顺德大桥舒展出迷人的线条,犹如一条巨幅腰带横贯在江面上,两座雄伟的高低塔伸出一排排拉索,将桥身稳稳地托举在德胜河的上空,成为顺德的一道美丽风景线。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奔流不息的德胜河,犹如一道天堑,阻断了顺德大良与容桂的交通往来。曾几何时,轮渡成为了这里穿越两地的最好也是唯一的交通工具,交通的不便,阻断了连通,阻断了发展。各自为镇的现实,让顺德被人戏称为“散装的顺德”。没有城市中心,注定难以聚人气、强产业、聚消费;没有发展的高潮区,始终难以凝聚起强大的发展势能,散发出迷人的城市魅力。

进入上世纪80年代,容奇大桥的开通,圆了顺德人千百年来的梦想,打开了大良与容桂的发展格局。滚滚的车流,涌动起融合发展的新动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此后的顺德,又建设起了德胜大桥、马冈大桥,三座大桥的拉通,加快了车流、物流与人流的往来。德胜河“一河两岸”遥相呼应、此长彼长。一座座大桥,既是圆梦桥、同心桥,更是发展桥,大良与容桂步入快速发展的新时代。

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三座大桥已达容量极限,容奇大桥、德胜大桥成为车主们望“桥”生畏的堵点。如何建设新大桥,打通两地发展的新堵点,这成为了地方政府的必答题。

2020年,乘着顺德大力推进“强中心”发展战略的东风,顺德决定建设连贯大良与容桂的第四座大桥——顺德大桥。

今天顺德大桥的合龙,是顺德建桥史上又一座新的里程碑。交通格局的变化,带来的必将是发展格局上的革命性变化。

顺德大桥的开通在即,将疏解容奇大桥与德胜大桥的交通压力,实现大良与容桂东部片区的直接连通,潮涌顺德城市“强中心”发展战略的加速度,形成1+1大于2的镇域联动发展的新局面。德胜河两岸的“物理变化”,将激活两岸镇域融合发展的“化学反应”、高质量发展的“生长速率”。大良与容桂,牵手向未来,这是长期以来的愿望,亦必将是当下发展的现实。

更重要的是,这一条黄金通道,打开顺德融通中山、直抵深圳的南大门。从顺德大桥出发,直通中山的北二环高速,穿越深中通道,直达深圳前海,时间不过一个小时。顺德大桥的开通,将推动作为中国县域经济发展标兵的顺德,与作为全球创新中心城市的深圳,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心与心相通,手与手相携,顺德与深圳的双向奔赴、互联互通,谱写出来的是珠江东西两岸紧密融合的新篇章。顺德制造+深圳创新,带来的是将是湾区一体化发展全新的想象空间。

风从海上来,潮涌大湾区。顺德因水而生,依水聚财,改革开放造就了顺德经济的“底色”。当顺德大桥扬帆起航,当大桥经济蓄势待发,我们期待着,更加精彩的开放新故事,从这里开启。

采写:南方+记者 王基国

编辑 黄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