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里,村道平坦敞亮、池塘水清鱼欢,田园风光如诗如画;推广中心内,农特产品琳琅满目,直播带货让农民丰产又丰收;校园内,课室明亮有光、书香溢满校园,学生在球场上活力飞扬……得益于多元社会力量的参与,潮州市潮安区登塘镇从细处着眼、向实处用力,镇村环境得到明显提升,内外兼修让群众获益。
瞄准薄弱环节、民生需求,登塘镇借力聚资引智,充分挖掘群众、企业家、结对帮扶单位等各方社会力量,在人居环境整治、完善基础设施、基层多元共治等方面持续发力,形成示范带动、政企联动、干群互动的多方参与良好局面,以多元帮扶模式扎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建设。
与群众同频,典型村化解治理难题
随意侵占的乱搭棚屋拆了,乱堆杂物垃圾清了,池塘沟渠污水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条条整洁雅致的村道,一幅幅风景如画的彩绘墙,一个个清新雅致的美丽庭院。经过近期的整治,登塘镇三新乡村发生了喜人变化。
作为今年“百千万工程”选树培育典型村,登塘镇三新乡村以“三个三”清脏治乱等行动为突破口,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这一转变,离不开镇村干部以及社会力量的共同努力。三新乡村坚持“党建引领、能人带头、群众参与”的思路,引导企业家、结对帮扶单位等社会力量参与乡村建设。
“我们村有十几家企业,目前有三四家规上企业,大家不仅对村里工作认可,还以行动支持乡村发展。”登塘镇三新乡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邱茂雄说,近年来,企业家及乡里能人积极捐款支持绿美行动及三乡大桥改建工程等项目。
“过去村内大部分房屋外墙年久失修、墙面斑驳褪色。在得知三新乡村风貌提升的需要后,我们第一时间发起乡村墙绘活动倡议,联系高校等人才助力。”登塘镇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下称“工作队”)队长李建辉说,抓住省“双百行动”契机,该村与广州软件学院结对送教下乡,为10多处老旧房屋外立面进行彩绘风貌提升,现在整个村庄看上去更加整洁美观。过程中,村民更是积极参与到墙绘中,有人刷墙、有人修补、有人添彩。
借力工作队、企业家等社会资源,三新乡村投入约1000万元实施美丽乡村、绿化亮化、危桥改造、校园提升、农房立面提升等系列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补短板项目,不断提升城乡风貌。
作为工作队帮扶单位,中远海运(广州)有限公司先后对三新乡村投入资金建设三乡小学“书香园”、“丝绸走廊”、党建活动室、金满池公园、村主干道路硬底化等项目。如今,“丝绸走廊”独具一格,成为村里新地标;三乡小学“书香园”增添许多配套设施,读书育人氛围更浓郁。“校园环境得到提升,孩子们能更好静心向学。”三乡小学校长柯建辉说。
在构建“宜居美景”过程中,三新乡村注重听民声、集民智、聚民力,率先试点推行“潮州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云平台”积分制治理,充分激发群众参与村庄建设和治理活动的活力,破解以往“村干部在干,老百姓在看”的困境。
“乡村振兴的最终目标,是在与群众‘同频’中共享成果,激发村民主动投身建设的积极性,实现村民从旁观者到参与者再到推动者的转变,村庄才能实现可持续高质量发展。”邱茂雄介绍,今年来,三新乡村大力实施“积分制”“村管民用”“建新补旧”等举措,巧妙化解治理难题,村容村貌有了明显提升。今年,三新乡村获评潮州市“美丽庭院”村等称号。
汇多元力量,聚资引智共建家园
三新乡村的变化,是登塘镇汇聚多元力量,推动“百千万工程”的一大缩影。
漫步登塘镇的登高路、府前路,只见街道平整宽敞、沿街商铺错落有致,集文化展示与惠民服务于一体的休闲广场,演艺舞台、健身器材等为居民生活增添文化色彩。登塘以此为示范样板,加速推进三乡路、登平路、绿太阳路、林妈陂新路、黄潭村路等主干道沿线风貌管控提升,在推进过程中,关竹村、三新乡村、林一村等多名村民主动带头拆除不规整构建物,无偿让出“有证”建设用地,用来提升主干道道路景观,赢得大家的支持和称赞。
近年来,登塘镇借力“千企帮千镇、万企兴万村”行动,举办“6·30爱心义卖”专场活动,发起“爱心企业捐赠接龙”“一元爱心捐助”“认捐一颗树”“资助困难学生”等长期项目,进一步激发社会力量参与“百千万工程”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屋子住太久吊顶塌了,通过‘微心愿’,镇村干部组织人来帮我修好了。”……8周岁小邱是一名孤儿,日前其住所屋子吊顶脱落。在“党建引领 点亮微心愿”活动中,建筑企业人士林珏得知情况后,主动帮小邱修缮屋顶,用力所能及的行动实现群众小心愿,让“微心愿”从“纸上”落到“地上”。
8月底以来,登塘镇紧扣“百千万工程”工作部署,积极探索深入实施新型帮扶协作,发挥镇关工委、共青团、妇联、社工等群团组织力量,启动开展“党建引领 点亮微心愿”活动,让有能力、有办法的党员干部带头帮助群众完成心愿,让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到社会治理中。
登塘镇巧用力聚资引智,探索资金帮扶、技术帮扶、人才帮扶等多元帮扶模式。比如,溪墘寮村发挥本地有威望、有经验的热心人士力量,组成吴氏祖祠修缮筹委会,筹资约20多万元完成祠堂修缮及周边提升工作;为化解登塘制造业“小散乱”格局,登塘镇引导企业成立登塘镇陶瓷建材行业协会、登塘陶瓷原料行业协会;为提升登塘炒仔茶产业发展水平,登塘镇促进茶企与省农业科学院等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多次邀请科技特派员深入田间地头实地调研指导、提供技术支撑;为化解辖区医疗领域存在诊疗难、检查检验难等多重痛点,依托中医馆建设,积极引导卫生院与潮州市中医医院签订帮扶协议,引进多名主治医师定期坐诊,满足辖区群众就近医疗等需求……
解急难愁盼,帮扶成果惠及群众
走进登塘镇乡村振兴农特产品推广中心,登塘炒仔茶、粿条、番薯、白酒、蜂蜜等农特产品集中展示。今年以来,菠萝文化周、网络直播、人才培训等一系列活动在此陆续开展,好不热闹。这是登塘镇对外宣传特色农副产品的重要窗口,集农产品展销、电商直播、消费帮扶、研学、旅游于一体,正不断助力登塘特色产业发展壮大。
“此前,登塘农特产品在产量、知名度和销路上存在较大短板。”工作队长李建辉说,作为帮扶单位,中远海运(广州)有限公司不仅调动企业工会发动员工对点购买当地农副产品,对接旅游公司销售当地炒仔茶、番薯等农副产业,同时还筹集资金助力打造登塘镇乡村振兴农特产品推广中心。依托推广中心,登塘镇进一步畅通“线上线下”农特产品销售渠道,让企业和村民共享乡村振兴的发展成果。
瞄准登塘镇“红+绿”资源优势,工作队积极配合镇党委、镇政府各项工作安排部署,发挥技术指导、资金帮扶、人才支持等优势,先后促成枫树员村、三新乡村和田东村等乡村党建活动室改建翻新,田东渡口红色文化提升项目实施,数字乡村(智慧乡)项目建设等,推进提升镇域风貌,补齐乡村设施短板。
不仅如此,一批镇村急盼、群众急需的民生工程项目更是接续落地,惠及百姓。
“我们家离学校比较远,这里的饭堂比以前好很多,同学们在这里吃午餐很方便,家长也放心。”田东学校一名七年级学生说道。得益于中远海运(广州)有限公司的帮扶支持,田东学校的办学条件有了很大改善:去年投入100多万元协助改造运动场,解决学校泥沙地运动场难题,让阳光体育活动得以开展;今年投入50多万元修缮师生食堂,解决400多名师生用餐场地需求,守护大家“舌尖上的安全”。
对群众长期关注的医疗、教育、就业等热点民生问题,工作队积极协调多方资源、发动慈善力量,落实田东教学楼、书香园、快乐足球、TT语音幸福书屋等一批民生工程,推动“然子照明光爱同行”“守护口腔健康”等公益活动进村入校。
李建辉介绍,中远海运(广州)有限公司的驻镇帮镇扶村工作队,自2021年7月进驻登塘镇以来,分别在提升镇村党建服务能力、镇村人居环境整治、基础设施建设、防止返贫致贫帮扶、乡村产业发展水平等方面共实施帮扶项目21项,累计投入帮扶资金900万元。同时号召广大职工筹集“6·30”助力乡村振兴爱心捐款约46万元用于乡村振兴帮扶工作。今年7月,他们牵头中国建材地质勘查广东总队做好第二批乡村振兴驻镇帮镇扶村工作,争取更多的社会资金和资源,支持登塘镇环境综合整治、风貌管控提升、美丽圩镇建设、镇村绿化美化、捐资助学济困等多个领域,为乡村振兴工作贡献央企力量。
文/图:南方日报、南方+记者 纪金娜
通讯员 郑炯娜 翁婉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