咚!咚!咚!当熟悉的鼓点响起,少年热血追梦的故事再次温暖无数人的心。日前,《雄狮少年2》在南海西樵举办超前点映礼暨主创见面会,这一由南海参投的“现象级IP”将从西樵山出发,带着醒狮文化的烙印,走进全国观众的视野。
这是南海参投影视作品的一次新尝试,有望再次为城市带来“泼天流量”。在互联网经济时代,流量犹如一根魔法棒,撬动了人气、消费和口碑,成为城市破圈的密码。今年以来,围绕人文经济发展,南海文旅打破传统思维,不断探索流量经济的新打法,丰富优质内容供给,在收获一批铁杆粉丝的同时,成功把流量转化为留量,化作持续发展的动力。
当“泼天流量”被一次次接住,当“流量经济”带来了无限可能,一个更好看、更好玩、更有趣的人文南海翻开了全新篇章。
12月7日下午,《雄狮少年2》主创团队成员来到南海樵山文化中心,参加电影超前点映礼暨主创见面会。李均良 摄
12月7日下午,《雄狮少年2》主创团队成员来到南海樵山文化中心,参加电影超前点映礼暨主创见面会。李均良 摄
一次思想解放
告别门票经济打开无限机遇
“我们今天一起回到‘雄狮少年’开始的地方,给父老乡亲们交上一份答卷。”12月7日下午的见面会上,《雄狮少年2》主创团队成员张苗说。
三年前,《雄狮少年》横空出世,开拓了国漫现实主义题材新赛道,动漫讲述了三位少年追逐醒狮梦想的故事,收获了广泛好评与口碑,豆瓣评分高达8.3分。和动漫一同出圈的还有以南海西樵为蓝本的岭南风光,夕阳下的桑园围,西樵山上的天湖狮王争霸赛,盛放的木棉花染红了整片山岗,所有这些都在影迷心中种下了向往的种子。
随着《雄狮少年2》的到来,其最核心的格斗舞台场景同样取景于西樵飞鸿馆,将跟随电影走进全国各大院线,让无数观众得以再次感受岭南文化的独特魅力,实现文化“种草”,推动城市与粉丝的双向奔赴。
这是南海拥抱“流量经济”的一次新尝试,借助影视作品带动本土文化地标出圈,让本土优秀文化被更多人看见、发掘和喜欢,提升文化影响力和号召力。
作为岭南理学名山,西樵山拥有丰富的自然人文资源,是南海文旅的“王炸级”品牌。如何盘活丰富的文旅资源,发挥山上山下协同的最大乘数效应,是南海一直思考的方向。为了突破传统文旅模式,今年南海迈出关键一步,推动西樵山成为佛山首家免门票入园的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翻开了西樵山文旅发展的新篇章。
免票政策有效带动了人流,在10月1日正式免票当天,西樵山景区共接待游客超8.2万人次,为2023年同期人数的3.5倍。
国庆假期首日,西樵山下烟花汇演精彩不断。李均良 摄
国庆假期首日,西樵山下烟花汇演精彩不断。李均良 摄
免票政策不仅带来了人气,景区的关注度和经济效益也得到了同步提升。国庆假期期间,西樵山狮王争霸赛和西樵山景区免票入园的消息“组团”登上CCTV5频道《体坛快讯》栏目,收获全国关注。
取消一张门票,放开无限机遇。免票政策正是南海文旅从门票思维转向流量思维的体现,区别于传统文旅“羊毛出在羊身上”的盈利模式,流量经济追求文旅资源协同效应最大好,算好区域发展的总账和长远账。
在这个过程中,为了接住“泼天流量”,南海积极盘活西樵山山上山下资源,重塑西樵山旅游新体验。游客来到西樵,可到广东首个千古情景区沉浸式体验演艺秀,到松塘村领略书香气息浓厚翰林文化节,到渔耕粤韵文化旅游园感受千年桑园围文化,收到更丰富多样的旅游体验。
从网红到长红
优化内容供给变流量为留量
“流量经济”时代,热度来得快,去得也快。对于致力发展人文经济的南海来说,一时一地的热度无法支撑长远发展,更需要把流量转化为留量,从网红变为长红。
在实践过程中,免票后的西樵山并未止步,而是抓住旅游热潮,优化内容供给,推动一系列事件营销,不断制造热点,让景区在假期过后仍保持火热。
11月1日-3日,2024年广东非遗周暨佛山秋色活动盛大举办,万众瞩目的秋色巡游从祖庙走到西樵,从樵山文化中心出发,全程约3.2公里。一路上,50个精彩的表演节目、18辆绚丽的彩车队伍惊艳轮番上演为市民游客带来了多姿多彩的秋色文化,表演者与观众零距离互动,大量市民游客齐聚跟队,一路感受岭南文脉的魅力,一路体验西樵老街的秋色精彩夜生活。活动在线上同样人气火爆,吸引线上观看100万人次。
今年秋色巡游花车灯火璀璨,吸引市民游客纷纷拍照。 南方+ 戴嘉信 拍摄
今年秋色巡游花车灯火璀璨,吸引市民游客纷纷拍照。 南方+ 戴嘉信 拍摄
两周后的11月16日,第二届南海大地艺术节在西樵山下盛大启幕。本届大地艺术节以“水係南海”为主题,沿着桑园围水脉在西樵、九江全域开展。在西樵,西樵山、听音湖、平沙岛、太平墟、儒溪村、渔耕粤韵六大艺术片区将展出超过60个艺术项目,“南海大地艺术节永久总部”落户听音湖有为馆,极大拓宽了西樵山文旅资源。
除了让人目不暇接的事件营销,以建设岭南文旅产业集聚区、打造“岭南文旅第一镇”为目标,西樵还通过新体验、新玩法、新内容,不断提升文旅吸引力。
在西樵山上,西樵陆续吸引了飞越丛林、瞧溪谷、西樵山心宿24里度假村落白山客房群对外运营,全新观光索道正式启用,交通服务再度提升,引入本地知名手信店樵之园、南海有礼文创店,还新增开发了石燕岩“古洞探秘”项目,成为湾区热门亲子科普游“首选地”。
西樵山文化的厚度还随着考古的新发现得到进一步增强。今年7月,广东文物考古研究院、南海博物馆发布最新研究成果:在西樵山平面岗遗址发掘获得突破性进展,确认该遗址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堆积层年代为距今4万年以上,是目前广佛地区发现最早的人类遗存。
平面岗遗址的重大发现,直接延长了珠三角地区的考古学文化轴线,进一步印证了西樵山作为中华大地人类文明重要遗存的地位,同时也为西樵山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提供了契机。今年,西樵发布了“行走大地 翻阅古今”绿美乡村研学路线,推出“翰林非遗游”“儒溪水乡游”“启沅创业游”“飞鸿岭西游”4条精品研学路线,覆盖儒溪、上金瓯等五大古村,汇集超25个研学点,串联起千年历史古村、公园场馆、工业文明、非遗等内容,将研学旅游与乡村经济、生态、文化深度融合。
修炼文化内功
立品牌推动人文经济行稳致远
从制造热点到优化内容供给,西樵山的一系列操作,正是南海文旅拥抱流量经济新时代的缩影。
今年来,南海抓住每一次事件营销机遇,通过持续制造热点,带动城市文旅一次次出圈,收获了人气与口碑。
“叠滘龙船漂移”是南海事件营销的典范,作为本地独有的龙舟民俗活动,端午期间叠滘龙船漂移在全国众多龙舟赛事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全网关注,带动全区接待游客62.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3.95亿元。
此外,以打造湾区演艺新高地为目标,南海还不遗余力地举办各种演艺活动,引入头部IP,有力拉动了本地消费。例如,连续两年在南海体育中心举办草莓音乐节,共计吸引全国各地观众超10万人次,带动周边住宿、餐饮消费近3亿元;在桂城,The Chainsmokers(烟鬼组合)巡回演唱会佛山站国庆期间开锣,吸引超过2万名观众到场,带动本地线下消费超8400万元。
12月上旬,2024许嵩巡回演唱会佛山站在狮山火热开唱,吸引近25000名观众入场,其中97%来自佛山市外,57%来自广东省以外,拉动消费超1亿元。同样在南海体育中心,今年底明年初还将迎来凤凰传奇跨年演唱会等具有号召力的人气偶像,把南海的演艺氛围推向一个高潮。
从拥抱流量到创造留量和增量,是南海人文经济踏出的重要一步。但人文经济要走得更远,最终比拼的是城市文化厚度和变现能力,只有把丰富的文化资源整合起来,塑造成为城市文化品牌,才能真正提升城市的文化能级。
今年10月召开的南海区委全会报告就提出,南海将强化“大品牌”战略,要站在珠江文明史的高度,大力打造“西樵山文化”IP,让“亿年山川、万年文化、千年水脉、百年工业”成为南海更加鲜明的标识。
在叠滘龙船漂移火爆出圈后,南海正以此为牵引,进一步打造龙舟超级联赛,同步推出“龙舟+研学”“龙舟+文创”“龙舟+市集”“龙舟+电竞”等多种文旅活动,打造消费新场景、体验新空间,实现“龙舟+”对消费的拉动作用。
南海“龙超”精彩不断。廖明璨 摄
南海“龙超”精彩不断。廖明璨 摄
11月15日,南海区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在西樵山下举行,现场发布了一系列重点文旅项目,南海“龙超”、“墟游记”、千灯湖中轴文旅商贸集聚区、南海全域“主理人”良壤计划等新IP、新计划揭开面纱,为南海人文经济发展积蓄新的力量。
从流量到留量再到文化品牌的塑造,南海大地处处涌动着文化的春潮,积蓄起文化发展的磅礴势能,各种IP百花齐放,以人文经济之光点亮了城市“繁花”。
■数读
南海文旅的“流量密码”
近年南海在发展人文经济的过程中,大胆创新,培育塑造一系列现象级IP,牢牢抓住了流量密码:举办首届大地艺术节,累计吸引海内外游客141万人次,带动旅游收入超9亿元;连续两年举办草莓音乐节,共吸引观众超10万人次,累计带动周边住宿、餐饮消费近3亿元。
随着全域旅游新格局的构建,西樵文旅产业发展翻开了新篇章。“西樵山+千古情”的双星联动,大地艺术节、高水平体育赛事重磅加持、会展活动数量规模层次跃升,带动镇内各景区、古村、商圈消费热潮,今年来全镇共接待游客约901.8万人次,旅游收入36.1亿。
端午假期叠滘龙船漂移现象级出圈,吸引全网超36亿流量,带动全区住宿业接待过夜游客同比增长超34%,实现旅游收入近4亿元。
国庆假期为期9天的丹灶“墟游记2024·罗行艺术墟”累计吸引20多位海外艺术、超1200人次村民参与,吸引15.3万人次打卡,带动丹灶全域接待游客量同比增长117%。
采写:南方+记者 孙景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