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观察|肇庆高新区“一马当先”:“三驾马车”形成强支撑

作者 刘亮 2025-04-29 10:56

近日,肇庆市委财经委会议暨全市一季度经济形势分析会召开。肇庆高新区以12.5%的GDP增速排名全市第一,为肇庆跑赢全国、全省增速贡献了重要力量。

在经济大环境复杂多变,外部环境不确定性增加的当下,肇庆高新区在一季度“一马当先”,充分展现出国家级高新区勇挑经济大梁的责任与担当。

今年以来,面对诸多挑战,肇庆高新区聚焦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齐头并进,形成拉动经济稳定增长的合力,助力一季度经济顺利实现开门红

肇庆高新区航拍。王振宇 摄

肇庆高新区航拍。王振宇 摄

新兴产业成为增长新势力

3月最后一天,小鹏汽车宣布,小鹏MONA M03第10万辆整车在肇庆工厂小鹏MONA制造基地下线。

上市7个月,用时216天——小鹏MONA M03成为造车新势力纯电最快生产下线和交付纪录保持车型。

“爆款”带动下,小鹏汽车肇庆基地产值同比增长154%,推动肇庆高新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产值达106亿元,增长49%。

王振宇 摄

王振宇 摄

面对外部不确定性,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肇庆高新区强势破局的确定性

和小鹏汽车相呼应的瑞庆时代二阶段工程前工序已投入使用,成为全省首家试点锂电出口应用“半小时检查+全流程追溯”智慧监管模式的企业,实现其产品在家门口直接出海。

王振宇 摄

王振宇 摄

与此同时,投资10亿元的大喆化学储能项目、投资23亿元的炎龙肇庆高新区100MW/400MWh独立储能电站项目均落户瑞庆时代西侧,将与其连片发展,助力肇庆高新区打造世界级储能电池生产集成及应用集群示范区。

此外,肇庆高新区积极布局低空经济、人工智能、机器人产业,已规划22平方公里的空域资源,建设低空经济产业城;全区20家涉机器人企业产值15亿元,同比增长超10%

今年一季度,肇庆高新区工业经济企稳回升,一季度规模以上工业对GDP增长贡献3.2个百分点。在334家规上工业企业中,29家产值翻番,67家增幅超40%,101家增长逾20%;2024年新增41家规上企业贡献产值7.1亿元。

更多的稳增长储备力量在加速积蓄——一季度,全区已引进制造业项目30个,同比增长76.5%,总投资37.96亿元,高新技术、专精特新项目占比达到30%;完成工业投资数额占固投总量88%,比重较去年同期提升10个百分点;新增增资扩产(技术改造)备案项目20个、同比增加6个,其中总投资额3000万元以上项目10个、同比增加5个。

王振宇 摄

王振宇 摄

用好国家政策是关键

数据显示,“国补以旧换新”销售额超6000万元,在国家政策带动下,该区第三产业呈现强劲增长态势,一季度实现增加值增长26%,对GDP增长贡献8.7个百分点

今年一季度,肇庆高新区住宿业增长22%;世华兄弟餐饮实现区域总部业务集中结算,推动规上商务服务业营收增长51.7%;唯品会、赫思汀服饰推动社零总额增速较1-2月回升9个百分点。

其中,小鹏汽车产销分离为该区第三产业发展贡献了重要力量,带动限额以上批发业完成销售额增长269%。

通过消费品“以旧换新”、优化消费服务、打造新消费空间等措施,肇庆高新区提升消费服务质量,带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正增长。

全区累计发动36家商户加入“国补以旧换新”行列,涵盖唯品会、兴旺电器、炬旺通讯、李仔摩托车等知名企业,形成“政府搭台、企业让利、群众受益”的良性循环,实现销售额超6000万元。

其中,兴旺电器2024年“以旧换新”成交额为130万元,今年仅一季度已突破100万元,展现强劲增长势头。

良好的消费势头,带动实有经营主体快速增加,一季度该区实有经营主体较去年同期增加了880家,有效提升商圈活力。

大旺广场网红街。 郎鹏翔 摄

大旺广场网红街。 郎鹏翔 摄

大旺广场通过迎春花市、元旦火壶演出、光影悦大旺摄影展等主题活动吸引了庞大客流;置地广场国潮小镇招商率已达70%,计划“五一”正式开业,预计首周客流将突破10万人次;东方都会入驻率超90%,通过业态优化吸引众多年轻客群……

跨境电商带动外贸成为新增长极

随着全球经贸格局加速调整,肇庆高新区及区内涉外贸企业及时调整,寻求新突破积极应对挑战

开拓新的市场——瞄准当前火热的非洲市场,肇庆高新区已连续组织“携手非洲”座谈会,在政策引导、金融服务和风险防控等方面提供保障,助力企业“抱团出海”开拓非洲市场。

王振宇 摄

王振宇 摄

广东艾利普电器有限公司通过前瞻性全球产业链布局有效化解中美关税战冲击。该公司在非洲新兴市场投资建厂,国内国外工厂联动,国内基地持续深耕产品设计、智能研发等技术高地,海外工厂则充分释放东道国关税优惠与低成本制造优势,做到1+1>2,形成资源高效配置的全球价值链闭环,预计今年全年出口额将实现两位数增长,品牌影响力亦显著增强。

提升服务能级——通过开通“大旺—广州白云机场”专线试运营,设立应急通关专班,肇庆高新区保障转关业务即时办理,货物通关时效压缩至15分钟。

同时,该区建立前30强外贸企业“一对一”服务机制,确保骏鸿实业、爱龙威机电等企业订单稳定性增强。

作为进出口重要平台,头部平台加强深度合作。希音货物实现货站内航空标签更换,联合宁德时代、东风集团运用新能源转运车,提升仓间转运效率;梦达、速发电商对接拼多多新增进出口额0.8亿元。

今年一季度,肇庆高新区跨境电商产业营收同比增长36%,税收同比增长42.5%,实现了量效双突破。传统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11.2%,其中山鹰纸业抢抓关税窗口期对美出口增长45%。

南方+记者 刘亮

编辑 唐锦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