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经济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美国对中国及其他国家的关税政策调整给众多企业带来了新的挑战与机遇。4月9日,立讯精密公告显示,通过电话会议形式与投资者展开深入交流,详细阐述了公司应对关税政策的策略、产能规划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公告中管理层介绍,4月2日之前大家就关心关税对公司这类硬件公司的影响。此前认为影响不大,但没预估到针对中国的关税会这么高。不过性质一样,公司国内制造的只有很少一部分成品出口到美国,这部分略有影响。公司会观察未来关税落地情况,相信客户会要求将这部分出口美国的产品移到相对关税比中国低的地方,这会带来一些挑战。
在交流中,立讯精密管理层表示,尽管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高额关税对公司国内制造的成品出口至美国的部分造成了一定影响,但公司已采取积极应对措施。立讯精密计划将出口美国的产品转移至关税较低的地区生产,如越南等,并通过与客户的紧密沟通,确保在全球化布局中保持竞争力。
受对等关税政策影响,全球国家和地区波及。对于海外客户的规划,立讯精密指出,无论是大小客户,都在积极与当地政府沟通,传递对产业链健康发展的声音。同时,企业和客户正在通过沙盘推演等方式,共同应对可能的政策变化。
在产能规划方面,立讯精密强调,越南凭借其地理优势、成熟的产业链和政府支持政策,在消费电子产能转移方面具有较大优势,因此大规模转移的可能性较小。而对于其他东南亚国家如泰国、印尼、马来西亚等,由于产业链尚不成熟,转移可能性也不大。印度的扩产目标和产能规划,公司会与大客户保持沟通,但消费电子海外扩充计划仍会优先考虑东南亚地区。
关于关税成本的分担,立讯精密表示,按照常规贸易规则,硬件制造厂商通常不会承担关税、物流、仓储等成本,这些成本的分担将由客户与供应商共同协商。过往遇到关税问题时,也未出现客户要求供应商承担关税的情况。立讯精密认为,供应链格局主要取决于企业的竞争力,而非单纯的关税政策。
在谈及未来制造业回流美国的可能性时,立讯精密指出,虽然各国为自身利益提出制造业回流目标,但美国是否具备相关条件仍需考量。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半导体、集成模组等产品或许有可能回流,但消费电子产品的制造由于产业链长、需快速应变,回流难度较大。
“关键还是竞争力,以立讯全球化的产能布局来看,未来有一些挑战,但同时也有很多的机会。”公告中管理层回复。
展望未来,立讯精密对全球化布局充满信心。公司表示,尽管面临关税政策的不确定性,但凭借其全球化的产能布局、强大的竞争力以及与客户的紧密合作,有信心在挑战中寻找机遇,持续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南方+记者 李荣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