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8日,第三批广东省医疗机构制剂“岭南名方”遴选结果在广州揭晓。经过多轮评审,8个特色制剂品种最终获评“岭南名方”,同时10个品种入选孵育名单。此次评选吸引了41家医院提交114个品种参与,申报单位数量较上一批增长21%,显示出岭南中医药研发活力的持续提升。
新入选的8个“岭南名方”覆盖肺病、心脑血管、儿科等多个领域。其中,“益肺散结丸”针对肺部结节调理,“益气养心安神口服液”专注改善失眠心悸问题。值得关注的是,“伤科黄水”和“通腑醒神胶囊”作为前两批孵育品种,凭借确切的临床疗效成功升级为名方。此外,“小儿安神补脑颗粒”等两款儿科专用制剂入选,填补了儿童用药领域的空白。
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梁勤儒表示,岭南自古便是中医药宝库,“岭南名方”遴选是省有关部门顺应时代要求的务实之举,更是推动中医药传承创新的具体实践。
据悉,自2022年开展遴选试点以来,前两批已成功培育共8个“岭南名方”、7个孵育品种,其中心阳片、三芪口服液、贞术调脂胶囊3个品种顺利转化为新药,充分彰显遴选工作对中药创新的助推作用。
本次评选在机制上呈现三大创新:机制设计上,特邀国家药典委专家、新药投资方及药物经济学专家参与评审,强化新药转化支撑;区域发展上,单独设立粤东西北及江门部分县市组,组内第一名直接认定为孵育品种,助力欠发达地区中医药资源挖掘;评分规则上,加大对孵育品种的培育力度。
下一步,广东将以“岭南名方”为金招牌,深化港澳地区合作,推进名方在港澳临床使用和注册上市,逐步辐射东南亚。同时,持续强化科技赋能,鼓励申报单位与科研机构协同开展药效机制研究,用现代科学语言诠释传统名方的疗效优势。完善“名医-名方-名药”创新发展路径,让更多岭南特色名方惠及民生、走向世界。
附:第三批广东省医疗机构制剂“岭南名方”名单

8个“岭南名方”品种名单。 通讯员 粤药监 供图

10个 “岭南名方”孵育品种名单。 通讯员 粤药监 供图
南方+记者 唐亚冰
通讯员 粤药监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