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榜样引领,战鼓催征!近日,中共广东省委办公厅、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发布《关于对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给予表扬的通报》,我省生态环境系统一批先进典型获此殊荣。“广东生态环境”微信公众号及《环境》杂志同步开设【绿美先锋】专栏,聚焦先锋风采,讲述奋斗故事,充分展示先进典型的精神风貌和生态环保铁军推动绿美广东生态建设的生动实践。让我们见贤思齐,汲取榜样力量,共绘美丽广东壮美画卷!本期讲述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汕尾市生态环境局规划综合科,一起来了解他们的故事。
近日,广东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对推进绿美广东生态建设工作表现突出集体和个人予以表扬通报,汕尾市生态环境局规划综合科(以下简称规划综合科)名列其中。这个仅有3人的“精兵团队”,以“党建红”引领“生态绿”,凭借专业的素养、务实的作风和创新的精神,在推进汕尾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中成效显著,交出亮眼答卷,为绿美广东生态建设贡献了积极力量。
以规划引领绘就绿色蓝图
汕尾市城区金町湾
环境规划是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第一颗扣子”。规划综合科虽然人不多,却肩负着为全市绿色发展谋篇布局的重任。
今年初,随着《美丽汕尾建设规划(2025-2035年)》编制工作的启动,规划综合科科长黄伟和同事们就直面一个现实课题:如何让这份跨越十年的长远规划,既精准对接国家和省的战略部署,又紧贴汕尾实际,真正成为指引未来绿色发展的“行动指南”?
“规划不能闭门造车,必须接地气、能落地。”带着这样的信念,科室团队深入基层一线,立足本地特点,实地调研生态现状和发展需求。在产业园区,他们与企业代表面对面座谈,深入了解绿色发展需求。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团队就收集整理了涵盖生态环境、产业发展、城乡建设等领域的海量第一手资料。
在“十五五”规划前期研究工作中,规划综合科同样下足了功夫。科室全面准确贯彻新发展理念,综合运用定量与定性分析方法,系统梳理各部门意见建议,聚焦“十五五”时期生态环境保护的重点难点与发展方向,形成多项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同时,积极对接市直相关部门,全面梳理“十四五”规划中涉及生态环境指标的完成情况,科学开展中期评估工作,为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决策提供了扎实的理论支持。
此外,科室还创新出台《生态环境保护服务高质量发展7条措施》,从引导服务、产业培育、“生态”赋能、机制创新等维度发力,系统统筹生态环境服务产业发展各项工作。依托汕尾特色生态资源,推动帆板运动与生态旅游相结合,以“美丽海湾·帆板扬帆”为主题,助力打造深具汕尾特色的生态文旅景点,成功入选2025年首批美丽广东生态文旅线路,让汕尾的碧波银帆成为绿美广东的亮丽名片。
紧盯督察整改“硬骨头”
守护碧水蓝天
汕尾市城区品清湖东岸
环保督察整改是块“硬骨头”,规划综合科坚持问题导向,通过“统筹协调、督促检查、帮扶指导”,推动整改任务落到实处。
汕尾海洋资源丰富,近海养殖业较为发达,一些沿海镇、村由于管理不够到位,近岸海域污染防治还存在“盲点”,养殖尾水处置排放不规范,给近岸海域污染防治带来一定压力。第二轮中央环保督察反馈了高位池养殖尾水直排问题。
为此,科室统筹协调、督促加快推进养殖污染整治,将其列为重点攻坚任务,会同行业主管部门持续深入养殖一线,通过走访座谈、政策解读等方式,耐心讲解环保法律法规与整改要求,积极有效推动整改落实。
在推动汕尾市生态环境保护督察问题整改过程中,规划综合科依托市环委办的统筹抓总作用,创新建立“一周一调度、一月一总结”工作机制,定期分析研判整改进展,并运用提醒、约谈、调研等多种手段,督促相关单位严格落实整改措施。对重点难点问题,实行“一日一报告”,深入各县(市、区)政府和整改单位召开协调会议,开展走访调研,精准找出堵点痛点,确保“对症下药”。
科室还充分发挥监督职能,常态化开展“四不两直”一线检查。今年5月,科室人员赴陆丰市、海丰县、市城区等地开展排查,共发现10大类26个具体问题,均及时交办处理,有效推动任务加快落实。同时,坚持举一反三,实行“四张清单”明责、“明查暗访”促改工作机制,开展“一月一主题”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排查整治行动,结合第三轮中央环保督察公布的典型案例,全面排查全市同类型问题,推动污染防治在重点区域、重要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近年来,规划综合科推动完成中央、省环保督察整改任务62项,助力汕尾市在省污染防治攻坚成效考核中连续两年获评“优秀”等次,生态环境质量持续位居全省前列。
当好企业绿色发展“护航员”
助力精准治理
综合规划科向群众科普环境保护知识
2024年初,汕尾市某医疗废物处理中心面临湿法除酸技术改造难题。企业对政策理解不透、不敢投入,技改工作一度停滞。科室了解后,主动上门服务,提供政策技术帮扶,“手把手”指导企业梳理技术路线,帮助对接技术专家,全程跟踪项目进展,助力企业按期完成技改任务并通过验收,获得企业好评。
规划综合科将服务理念贯穿于工作全过程,当好企业发展的“护航员”。针对全市96家重点监管企业,主动搭建企业与省级部门的沟通桥梁,常态化下沉企业一线,积极协调省生态环境厅专家提供指导支持,围绕技术改造、减污降碳、台账规范等关键环节开展面对面指导,通过“送政策、送技术、送方案”等方式,为企业纾困解难,在圆满完成年度总量减排任务的同时,满足了企业的发展需求。
环境信息披露是社会监督的关键。规划综合科严格执行《企业环境信息依法披露管理办法》,推动全市符合要求的59家企业全部按期完成环境信息披露工作,促进企业主动履行环保社会责任,自觉接受公众和媒体监督。为确保信息披露质量,科室人员对企业提交的基本信息、环境管理信息、污染物产生与治理数据、生态环境应急信息等内容进行细致审核,坚持”主动服务、主动沟通、主动答疑”,对填报进展缓慢的企业,主动了解难点堵点,提供针对性指导。
环境数据是治理的基础。在环境统计工作中,规划综合科坚持以“数”为本、以“数”促治,通过系统收集、整理、分析环境数据,研究环境问题的规律和趋势,为生态环境决策提供重要支撑。针对企业在填报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规划综合科采取集中培训、线上答疑、上门指导等多种方式,特别是为专业能力薄弱的中小企业组织专场帮扶,派出技术人员现场指导填报,确保数据准确可靠,以精准服务助力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
来源/广东省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中心,作者:陈昊
整理/广东生态环境微信编辑小组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