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区大沥镇沙溪社区,位于东北旧街沿河涌区域,原是连片老旧民房,巷道窄,不利于道路通行,不久的将来将被拆除,村里的道路扩宽,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将以异地建设村民公寓的方式进行安置,异地建设的村民公寓也将解决新增居住需求。
这是南海推动新型城乡社区建设的缩影。在城乡融合发展的浪潮中,南海区直面农村面貌落后、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发展空间紧张的现实难题,以新型城乡社区建设作为破局的“关键一招”,在七镇街各选取一个村居试点,通过优化土地等农村资源配置,推进新型城乡社区建设。
沙溪社区正是这场变革中最先“破茧”的试点。通过大半年的实践,算好“经济账”“生态账”“民生账”三笔账,让乡村旧貌换新颜。
沙溪村民公寓效果图。 受访单位供图
沙溪村民公寓效果图。 受访单位供图
沙溪实践
算好改革“三本账”,共享发展红利
沙溪社区地处大沥镇东部,东邻白沙社区,南邻珠江河,北邻广州白云区,常住人口高达2.5万人,是典型的城中村。和很多东部村居一样,沙溪长期面临老旧民房布局分散、设施陈旧,土地资源碎片化严重,村民新增居住需求难以满足,村集体收益增长乏力等难题。
为了从根本改变村居落后面貌,破解人地矛盾,今年南海以新型城乡社区建设作为农村改革的重要突破口,通过提升村庄规划、闲置资源盘活、建设村民公寓等举措,努力实现村庄建设秩序规范化、农房风貌和谐化、资源利用合理化、建设用地减量化的目标。作为改革试点,沙溪社区干部带着村民一起找办法,通过算好“三本账”,打破了发展的僵局。
建设新型城乡社区,沙溪算稳“经济账”,激活用地效能,让土地资源“活”起来。社区干部首先从摸清拆旧需求入手,将东北旧街沿河涌区域的老旧民房列为重点拆除对象——这些民房建设年代久远,不仅存在安全隐患,更浪费了宝贵的土地资源。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也为了解决村民新增居住需求,沙溪社区以自筹资金作为启动款,同时巧妙利用村民公寓一层空间打造商业模块,通过物业出租为村集体带来持续性收益,形成“建设-收益-再发展”的良性循环。目前,沙溪社区已自筹资金约6500万元,确定村民公寓选址,完成地块钻探地质资料审查,公寓认定申报材料也已公示,预计今年10月正式动工,建成后将提供约80套住房,有效解决拆旧安置和新增居住需求。
建设新型城乡社区,沙溪算美“生态账”,坚持规划先行,让乡村环境“靓”起来。改革过程中,社区将生态修复与空间优化同步推进,重点对河涌岸线进行系统规划,着力打造“水清、河畅、岸美”的滨水环境。
截至目前,沿江路老旧物业拆除面积已超8000平方米,一河两岸联和滨江公园已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村民休闲散步的新去处。接下来,社区还计划投入不少于500万元,开展河岸贯通、农房风貌提升、道路改造等工程,进一步擦亮生态底色。与此同时,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已取得初步成果并报区自资局审批,为社区长远发展划定了清晰的生态蓝图。
最后,在建设新型城乡社区的实践中,沙溪算暖“民生账”,兜牢幸福底线,让村民生活“甜”起来。沙溪社区始终坚持民生导向,在项目推进过程中充分尊重村民意愿,以“解决刚需、建新拆旧”为原则,经全体股民表决确定实施方案,确保村民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在完善公共配套上,社区通过拆除老旧物业腾出空间,打造了篮球场、步行绿道等设施,让民生工程真正成为群众满意的“民心工程”。此外,社区还计划利用拆旧腾退的土地打造“沥江文创园”及现代化文旅商业融合示范带,通过优化土地利用效率提升物业收益,让村民共享改革发展红利。
南海启示
改革“敢闯敢试”,发展“久久为功”
沙溪社区的试点实践,不仅是南海新型城乡社区建设的缩影,更为这场改革提供了生动实践,印证了新型城乡社区建设对农村发展的深远意义。
新型城乡社区建设是南海直面农村难题的一次“自我革命”,为破解发展瓶颈探索“南海方案”。长期以来,南海农村面临土地开发强度高、闲置浪费与资源紧缺并存、安全隐患突出、配套设施不足等问题,这些难题成为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绊脚石”。而新型城乡社区建设通过规划先行、集约用地、建新拆旧等举措,将从根本上改变农村土地利用模式,将碎片化的土地整合利用,既解决了村民居住需求,又为产业发展和公共配套腾出空间,实现了“土地节约、环境改善、收益增长”的多重目标。
新型城乡社区建设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持久动力。从沙溪社区的实践来看,这场改革不仅改变了农村的外在面貌,更重塑了农村的发展逻辑:它不再依赖传统的土地开发模式,而是通过资源重组、利益平衡,让农村从“被动发展”转向“主动造血”。
例如,沙溪社区探索的“分润模式”“物业出租收益”等方式,为村集体增收提供了新路径;而公共配套的完善、生态环境的提升,也让农村具备了吸引人才、发展新业态的潜力。这种变革不仅能改善村民生活品质,更能推动农村集体经济转型升级,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
新型城乡社区建设更是南海作为农村改革“标兵”的又一次再出发。过去几十年,南海通过农村改革一次次破解农村发展难题,为全省乃至全国贡献了诸多经验。如今,新型城乡社区建设再次展现了南海的改革勇气与创新精神——沙溪社区通过“三本账”实现土地、生态、民生的协同发展,其经验可复制、可推广,无论是在规划上注重倾听村民意见,确保规划“实用、好用、管用”,还是在实施过程中平衡个人与集体利益,通过民主决策凝聚共识,或者在发展目标上追求“宜居”与“宜业”并重,实现城乡要素的双向流动。这些实践证明,通过系统性改革,农村完全可以实现“颜值”与“价值”的双重提升。
从沙溪社区的河涌新貌到南海全区的改革布局,新型城乡社区建设正在重塑农村的空间格局与发展未来。这场改革既需要“敢闯敢试”的勇气,也需要“久久为功”的耐心。未来,随着试点村居的逐步推进,由点及面,南海将以新型城乡社区建设为抓手,书写城乡融合发展的新篇章,为全国农村改革持续贡献“南海智慧”。
采写:南方+记者 孙景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