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门市发展和改革局发布《江门市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发展规划(2025-2030年)(征求意见稿)》,公开向社会征求意见和建议。
近年来,江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势头迅猛。 董有逸摄
近年来,江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增长势头迅猛。 董有逸摄
根据规划,预计到2030年,江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将接近20万辆,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供需求支撑。为此,江门计划投资约7.06亿元,至2027年力争建成各类公共充电桩1.37万个以上,至2030年力争建成各类公共充电桩1.84万个以上。
现状
全市累计建成充电桩约7.1万支
作为粤港澳大湾区西翼枢纽城市,江门较早布局新能源汽车产业。早在2019年,《江门市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创新发展实施方案》出台,此后2022年又实施《加快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大力提升充电服务水平。
数据显示,2024年,江门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为98193辆,全市累计建成充电桩约7.1万支,其中公共充电桩8384支,居民自用充电桩约6.3万支。
江门市发改局供图。
江门市发改局供图。
从年度新增数量看,新能源汽车的增长势头迅猛。2024年,江门市汽车新增注册登记8.9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新增3.52万辆,新增占比达39.5%,反映出市场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显著提升。
值得关注的是,江门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呈现“中心城区集聚、县域逐步跟进”的分布特征,与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充电设施密度形成联动。
其中,蓬江区、江海区作为中心城区,合计拥有新能源汽车3.85万辆,占全市总量的39.18%,且渗透率达8.78%,高于全市平均水平;新会区依托产业基础与人口规模,新能源汽车保有量2.08万辆,占比21.20%,渗透率9.36%,为全市最高。
相比之下,台山市、开平市、鹤山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分别为1.06万辆、1.18万辆、0.97万辆,占比均在10%—12%区间,渗透率6.71%—7.14%;恩平市保有量最低(0.68万辆),占比6.92%,渗透率6.42%。
江门市发改局制图。
江门市发改局制图。
总体来看,江门市新能源汽车普及仍以城市区域为主,农村及偏远地区覆盖率有待提升。随着政策支持持续加强、充电设施不断优化和公众接受度提高,未来新能源汽车市场具备较大发展潜力。
在政策支持方面,2024年4月,国家推出“百县千站万桩”试点工程,推动县域充换电设施补短板。江门台山、鹤山、开平入选试点,最高可获4500万元中央资金支持,助力实现充电设施“乡乡全覆盖”,激发县域新能源消费潜力。
可以预见,江门推进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潜力巨大。征求意见稿指出,加快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是江门落实国家“双碳”战略与新能源汽车下乡政策的重要举措,也是破解城乡充电服务不均、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的关键抓手,可为江门打造“珠江西岸新增长极”和“沿海经济带上的江海门户”注入更多动能。
规划
电动汽车保有量将增长至近20万辆
根据征求意见稿,尽管江门车桩比优于全国、全省,但新能源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也仍存在城乡布局不均、超充占比低(0.37%)、光储充示范不足等问题,需进一步优化升级。
与此同时,预计到2025年,江门市汽车保有量将达到约126.6万辆,“十四五”期间年均增长率约3.3%;到2030年,汽车保有量将达140.6万辆。其中,受益于政策推动与市场需求,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占比从9.28%提升至14.12%,2030年保有量近20万辆,为充电基础设施建设提供了需求支撑。
江门不少住宅小区已建成公共充电桩。 董有逸摄
江门不少住宅小区已建成公共充电桩。 董有逸摄
结合需求预测,征求意见稿提出,至2027年,江门力争建成各类公共充电桩1.37万个以上,充电站1600座,车桩比提升到1.25:1,公桩比提升到11.11:1。至2030年,全市力争建成各类公共充电桩1.84万个以上,充电站2200座,车桩比提升到1.1:1,公桩比提升到10.4:1。
在具体的区域布局方面,征求意见稿提出,江门将制定差异化的分年度公用充电桩建设目标,以确保公共网络布局均衡、高效实用。
其中,蓬江区、江海区作为中心城区,商业密集、人口集中,公用充电需求以快充、超充为主。建设重点在于加密网络覆盖,优化核心商圈、交通枢纽、公共停车场站点布局,全面巩固“1公里充电圈”,并加快超充设施升级换代。
新会区则依托工业与居住并重的发展定位,将围绕大型社区、工业园区、枢纽站场补充公用快充设施,适度布局超充站,满足通勤与商务出行需求。
台山、开平作为国家级县域充换电补短板试点,享有政策与资金支持,建设重点在于实现乡镇公用充电站全覆盖,并逐步向重点行政村延伸。优先在景区、交通干线、乡镇中心布局快充桩。
鹤山产业特色鲜明,将结合硅能源与物流产业,在物流园区、工业区、分布式光伏示范区配套建设专用及公用充电设施,推广“光储充”一体化项目。恩平则坚持“保基本、广覆盖”,优先在中心城区、热门景区、国省道沿线布局公用快充桩,补齐网络短板,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
值得一提的是,征求意见稿还提出,江门将结合“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典型村的建设需求,通过整县推进,实现“村村有桩”。预计到2026年,江门将完成首批60个“百千万工程”典型村充电设施建设,累计布局充电桩265支(快充106支、慢充159支),覆盖蓬江棠下镇五洞村、开平赤坎镇红溪村等重点乡村。
南方+记者 董有逸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