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办手机号登上李玟账号,“旧号新用”安全隐患如何破?

南方评论 2025-10-23 10:59

文 | 维辰

最近有网友发帖称,用新办的手机号注册网易云音乐时,通过验证码自动登录了已故歌手李玟的账号。网易云音乐客服表示,系团队为艺人账号绑定的手机号被运营商二次放号所致,已进行相应处理。

该事件迅速激起大量网友共鸣,不少人分享自己遭遇二次放号的困扰:有人新号注册网易云音乐、知乎时直接登入他人账号;有人长期收到催老号主还钱的电话;还有人因未解绑支付宝账户,被新号主通过哈啰单车消费,等等。

由11位数组成的手机号数量有限,在庞大的用户需求面前属于稀缺资源,又如专业人士指出,将手机号升至12位数成本过高、不切实际,运营商对老用户停用或弃用的号码进行回收再分配,盘活闲置通信资源无可厚非,二次放号也是国际通行做法。

一些老号主面临的个人信息泄露和财产安全风险,新号主面临的骚扰与不便,来源于手机号已从单纯的通信号码演变为个人数字身份的核心“密钥”,而这把“钥匙”的易主未能与数字身份的转换同步,由此引发一系列问题——

由于可满足实名制要求、支持即时短信验证码等原因,手机号成为绝大多数APP、网站等注册、登录、找回密码的重要凭证。平台这么做的核心目的,其实就是搞清楚谁在操作账号,把具有使用权的人放进来,其他人拦在门外。

在赛博空间,手机号和数字身份是高度绑定的,出现错乱时,风险自然不小。有新号主修改老号主支付密码后盗刷其资金,被判处拘役五个月,就显示出数字身份“密钥”流落他人之手的严重后果。

作为手机号的收发者,运营商能解绑号码关联的内部业务,却无权限跨平台解绑第三方业务,没办法从一开始就把一个“干净”的号码交给新号主。许多情况下,互联网平台也无法得知一个手机号码是否易主。当前,要解决手机号解绑问题,主要依赖于新老号主的主动作为。而现实中,一些老号主缺乏解绑意识,更有许多人不记得一共绑定了多少应用;新号主可以通过“二次号码焕新”服务“一键解绑”历史互联网账号,该服务目前已覆盖超200款主流互联网应用,也仍有应用未列其中。

客观而言,系统性消除二次放号风险的办法还有待探索。联通业务员还透露,目前能选的号码全部为二次放号,“已经有几年没出过新号段了,三大运营商都是如此”,意味着李玟及有关网友的遭遇不会是个例。

值得注意的是,南都记者日前以用户身份提出销号需求,并向三大运营商客服咨询具体步骤和事宜时,无一家主动就手机号解绑问题作出提醒。运营商无法完全“清洗”号码,但需履行合理注意义务,比如向新老用户提示风险。

短期来看,还需推动“二次号码焕新”服务覆盖更多应用,二次放号信息的跨平台同步与平台的主动销号机制也值得进一步探索。

换个角度,如果手机号不是循环使用,许多问题不会出现,长期而言可以思考,有没有更加安全、高效、便捷并且稳定的身份验证方式?

编辑 张鹏
校对 符如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