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桦加沙”袭击前后,一座小镇迎风的昼与夜,时长共3分59秒)
小镇迎风昼与夜丨微纪录
台风“桦加沙”走了,悬着的心终于可以放下了?
对于阳江的滨海城乡来说,答案却是否定的。18号台风从阳江沿海登陆,海边的城乡成为最先受到影响的地区之一。“桦加沙”的威力再次唤起了人们关于另一场台风“黑格比”的记忆,相似的冲击力给乡镇地区带来巨大冲击。
然而相比于2008年9月24日,一切都已发生了巨大的改变。建筑变了、道路变了,最重要的还是沿海地区人们关于抗风的观念和组织方式变了。
台风“桦加沙”来临前,滨海小镇埠场镇要将低洼村落的村民整村转移,人们在乡镇间开启了一场和时间赛跑的接力赛。一天之内,一座临时的安置点被安排出,在台风期间,这里安置了超过80名村民和工人,他们离开洼地,在小学内的课室来度过了平安的一夜。
台风过后,小镇需要尽快复苏,要尽快打通与城市的道路、修复受损的电路,要顺利从防御台风的竞速赛迅速转入复工复产的接力赛,所有人都必须立刻行动起来:救援队在漆黑的村道上彻夜忙碌,只为尽快打通和城区的干道;商户回到街上重整店铺清理家园,只为早日开门营业;农户回到田间盘查鱼塘,只为能够降低损失……
台风“桦加沙”来临前后,小镇的人们不舍昼夜。
编导:董天健 徐勉
摄影:董天健 郑新洽
剪辑:董天健 周鑫宇
文字:徐勉 郑新洽
校对:梁飞飞
审核:张由琼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周鑫宇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