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大道|低空经济,禅城下一个爆点

作者 周欢 2025-09-25 13:25

文|周欢

时代风潮,后浪奔涌。

放眼全国,城市之间产业竞逐,你追我赶。从杭州“六小龙”到广东“七剑客”,谁能先走一步,谁就有可能引领行业。

面对当前经济形势,面对不断涌现的风口,今天的佛山,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强烈呼唤新兴产业、渴求未来产业。

作为中心城区的禅城,亦是如此。而正在蓄力的低空经济,很有可能将成为下一个爆发点。

(一)

对于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禅城孜孜以求。

可以说,当今的禅城,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注重对新动能的投入与投资。

直观的数据是最有说服力的。

今年1-7月,禅城先进制造业投资增长45.6%,比全市平均水平高出44.1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更是大增97.2%,接近翻倍式增长。而且,这还是在去年高增长的基数上再次“狂飙”。

真金白银投向新动能,说明禅城动真格了,也出真招了。

航拍下的佛山禅城。戴嘉信 摄

航拍下的佛山禅城。戴嘉信 摄

布局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禅城最新的动作指向低空经济。

近日,禅城区委书记严冰主持召开的区委常委会会议强调,要积极抢占低空经济产业赛道,做好前瞻性研究、战略性布局,主动谋划推进数据积累、基站建设等工作,为禅城未来发展赢得战略主动。

这是禅城正在悄然下的一盘大棋,把发展低空经济列入城市战略,并从区委层面进行系统谋划。

更为关键的是,禅城深知不能“捡到篮子里都是菜”,而是要因地制宜,要基于自身的基础与潜力,有所取舍,精准定位,有所为而有所不为。

正如会议所强调,聚焦产业特色精准发力,走好差异化发展道路,深耕低空制造细分领域,精准引进和培育一批“链主”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加快布局新兴业态,推动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与低空制造产业协同发展。

这就是低空经济的禅城打法,也是对未来的一次重大布局。

(二)

当然,这并非禅城第一次向低空经济打响“发令枪”。

早在去年,禅城就已出台《禅城区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旗帜鲜明地提出,力争到2026年,形成以低空制造为核心、低空服务为支撑的禅城特色低空经济产业发展模式,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低空经济产业集群。

今年以来,发力低空经济,禅城更是动作频频。

1月,禅城区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从引一个项目向建一个生态转变,围绕智能传感、低空经济等五大领域,加快延链、补链、强链,形成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3月,蜂群航空科技低空经济项目签约落户禅城张槎。这家行业领先的公司,携亿元订单入驻,将在禅城布局建设集研发、生产及低空飞行应用服务于一体的产业生态圈。

7月,禅城区委副书记、区长盘石带队开展低空经济发展专题调研并组织座谈,强调要打造低空经济及人工智能特色园区,发展技术研发、生产制造、数据应用、软件平台等多元业态,积极探索低空+物流配送、低空+文旅消费、低空+社会治理等应用,壮大低空经济市场。

这一系列谋划布局紧锣密鼓,进一步找准方向、明晰路径、夯实基础,不仅凸显禅城对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视,也反映出对发力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迫切。

禅城低空经济企业北研航遥的产品展示。来源于该公司网站

禅城低空经济企业北研航遥的产品展示。来源于该公司网站

(三)

对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的追求,禅城以及佛山都从未如此之强烈。

今年初,佛山市委全会报告强调,要坚持“两条腿走路”,推进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布局“三箭齐发”。

以产业之变带动城市质变,是这座制造业大市面向未来的行动宣言和转型决心。

与整个佛山一样,禅城也面临着传统产业占比较大、新兴产业还未成熟、未来产业尚在孕育等局面。

然而,禅城同样有自己的长处和特色,除了拥有不错的制造业基础,更是在第三产业方面独树一帜,三产比重全市最高,可以在现代服务业特别是生产性服务业上为全市产业向新提供硬核支撑。

这也是为何禅城选择走“低空制造+低空服务”的差异化路子——就是希望发挥禅城精密制造产业基础优势,突出禅城生产性服务业高地效应。

当前,低空经济已迈入高速发展的黄金期,成为关乎产业未来竞争力和发展能级的战略抉择。

立志打造“佛山之心”的禅城,抢抓行业新风口,当仁不让要走在全市前列。尤其是在培育低空经济服务业、打造低空服务业集群方面可以阔步向前。比如,发展飞行器研发、销售、运营、维修、飞行服务等业态,都大有可为。

(四)

选择对准低空经济的城墙口冲锋,禅城并不是在打无准备之仗。

相反,禅城在低空经济产业链上中下游均有储备和布局。虽然起步不是最早的,但潜力是巨大的。

在低空经济上游,禅城企业以零部件生产为主,以德晟科技、北创光电等为代表;中游主要从事高端装备及相关配套制造,以蜂群科技等为代表;下游主要开展场景应用、教育培训以及产品零售等业务,以森旭设备、北研航遥等为代表。

以北研航遥为例,其在禅城打造的科技园区引入了众多科技企业,成为佛山低空产业氛围最浓的地方之一。

特别是近年来,禅城受到大湾区乃至全国越来越多相关企业青睐,广东森旭通用设备科技有限公司就是其中之一。

去年,该公司从东莞迁到禅城后,业务覆盖无人机自主巡线、视频智能监测、机巢无人化值守等领域,已与大疆、海康威视等行业龙头达成紧密合作。

企业从无到有,是一种突破。产业从弱到强,更需要一次集中爆发。

随着对低空经济的系统化布局,随着上下游系列项目逐步构建起产业生态圈,禅城正在迎来新变化,新在新质生产力不断孕育,新在现代产业体系更加完善。

这种变化是可喜的,也是可感的。

但从量变到质变,还需久久为功。也期待禅城能够为全市发展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探索新路、作出示范。

这是“再造一个新佛山”的需要所在,也是“佛山之心”的担当所在。


编辑 黄迅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