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月盛夏,岭南荔枝红。作为“中国荔枝之乡”的增城如期迎来了“甜蜜丰收”。今年,增城荔枝种植面积达20万亩,预计总产量超过5万吨。增城区通过品种优化、技术升级和多元化销售渠道等方式,助力增城荔枝产销两旺。
生产:品种多元 梯次上市
蝉鸣荔熟时节,增城的万亩荔枝林已披上红妆。漫步荔乡,红艳艳的果实压弯枝头,果农们穿梭林间,将这份“岭南至味”送往全国各地。今年,增城区荔枝品种结构呈现“双核多元”态势,桂味和仙进奉为主导品种,分别占总产量的47.2%和15.5%。辅助品种包括三月红、妃子笑、糯米糍等,特色品种如挂绿、北园绿、甜岩、水晶球等占比虽小,但以其独特品质备受青睐。通过早熟与晚熟品种的搭配,增城荔枝形成了“5月开市、6月高峰”的梯次上市格局。
在保持传统优势品种的同时,今年增城还将推出5个特色新品种。“今年推出了增江红荔、兰香玉、国香荔、仙绿、金香5个新品种,为荔枝产业注入新活力。”增城区农业农村局市场信息与科教科工作人员卢明健介绍道。
为确保荔枝品质,增城区加强了技术指导和设施建设。今年以来,全区举办多场荔枝管理技术培训班,邀请专家讲解促花壮花、病虫害防治等技术,并组建了农技“轻骑兵”服务队,采取“送技下乡”的服务模式,逐个镇街开展巡回指导,保障荔枝量质齐升。同时,全区建成冷藏保鲜设施192个,总容量11.42万立方米,为荔枝的田头保鲜提供了有力保障。
销售:渠道多元 市场分层
增城荔枝主打“高品质鲜食”,近七成销往大湾区市场,国内最远到达新疆。2025年,增城区进一步优化销售渠道,构建了以电商为主导,农旅融合、出口等为补充的多元化销售格局。
目前,电商平台已成为增城荔枝销售的主力渠道,占比约60%。近日,增江街四丰村的桂味荔枝成熟上市,种植大户龙玉坤正忙着将新鲜采摘的荔枝运往村口的快递服务点。“电商销售对我们农户帮助很大,不仅价格比传统渠道更高,还能让全国消费者品尝到最新鲜的增城荔枝。”龙玉坤笑着说,“订单多的时候,一天能卖出1到1.5万公斤。通过冷链物流,今天发货,明天就能送到外省顾客手中,真正实现了24小时从‘枝头到舌尖’。”
此外,增城荔枝还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出口规模逐年扩大,已远销东盟、欧美等地。农旅融合与体验消费也成为新亮点,仙村荔枝小镇周边酒店在荔枝季入住率高达90%。
营销:创新驱动 品牌升级
增城区通过创新营销手段,进一步提升荔枝品牌影响力。今年,全区推出“1+3+N”助农营销系列行动,发布《“土特产”地域色彩代码白皮书》,并举办多场推介活动,如“喊全球吃广东荔枝”京津冀推介会、“粤沪荔枝山海约”上海采购行动等。
跨界合作也成为亮点,例如与广东袋鼠妈妈集团联合推出荔枝精华护肤品系列,进一步拓宽了荔枝的消费场景。通过深化“电商直播+订单预售+网红带货”全渠道矩阵,并联动央视《勇立潮头大湾区》讲述荔枝故事,以2025中国(增城)仙进奉荔枝合作大会持续提升品牌全球声量。
保障:政策支持 安全监管
为保障荔枝产业健康发展,增城区出台多项支持政策。印发《踊跃购买增城荔枝倡议书》,发动本地消费;创新推出“日缴型”采摘险,保费低至9元/天,解决了短期用工参保难题。此外,全区还加强与物流企业合作,降低物流成本15%,在原有30个站点的基础上,新增20个站点和1个中转场,确保荔枝快速寄递。
在安全监管方面,增城区严格落实网格化管理,建立主体名录和监管清单,开展“违法用药警示教育进村入户”活动,确保荔枝质量安全。
下一步,增城区将深化文旅融合,积极筹划精彩活动。今年全区推出“仙进奉七省区市‘寻亲计划’”等5项活动,推动“荔枝+文旅”融合发展,不断擦亮增城荔枝品牌。同时,全区将瞄准海外市场,加强与海关合作,开辟荔枝通关“绿色通道”,推动出口规模进一步扩大。
来源:广州市增城区融媒体中心 记者 汤芷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