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开展37起并购重组事件,佛山上市公司掀起“并购热”

佛山经济学人 2025-07-03 20:13

A股并购重组热度正在攀升。据Wind资讯数据统计,截至6月底,国内共有1493家A股上市公司合计筹划1984单并购重组计划,其中构成重大资产重组的有102单,数量同比增长121.74%。

市场热度增加,佛山A股上市军团是否也在抢抓机遇?南方+记者梳理发现,与去年相比,今年佛山A股上市公司在并购重组方面更加活跃:同花顺iwencai数据显示,1至6月,佛山共有26家企业开展了并购重组,并购重组事件总数为37起(含此前已开始、今年持续推进中的事件及同一事件的进展更新,下同)。相比之下,去年同期佛山这组数据则为22家和34起。

不过,佛山上市军团中的优质标的也成为区外“卖家”出手的对象,上半年佛山至少海川智能、中旗新材2家企业的控股权易手外地资本。对此,业内人士建议,佛山可加大对本地优势企业的扶持力度,一方面提升企业竞争优势,另一方面也降低被收购的风险。

跨界并购推动主营业务升级

金力股份专注于锂电池湿法隔膜领域的研发、生产、销售,在湿法隔膜领域形成了较强的竞争优势,GGII的数据显示,2024年,金力股份在中国湿法隔膜市场占有率约为18%,排名行业第二。

很快,这家湿法隔膜领域的头部企业将加入“佛山制造”的阵营。日前,佛塑科技公告披露,拟通过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方式,收购金力股份100%股权,并向控股股东广新集团募资不超过10亿元配套资金。

这是佛山A股上市公司最新一起并购重组事件之一。今年以来,多家佛山上市公司借助并购跨行业的优质资产,实现主营业务的跃迁升级,打开新的增长空间。

例如,广东星光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出资3060万元与广东中建普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共同设立“星光普联(广东)大数据有限公司”,开展数据管理、数字化服务、信息软件开发等新兴业务;南华仪器也在持续推进对广东嘉得力清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的收购,希望借此实现主营业务从传统机动车检测向“环保+智能清洁”双赛道的升级。

除了并购实实在在的资产,佛山A股上市公司还频频对各类产业投资基金出手。据南方+记者不完全统计,上半年佛山至少有伊之密、佛山照明、瑞德智能、科顺股份等企业,对美智二期(广东)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部分合伙份额、广东广晟百千万高质量发展产业投资母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120万元基金份额对应的认缴权、上海创东方厚泽创业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2.00%合伙份额、珠海横琴逸东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100%财产份额等标的展开并购,通过提升在相关基金中的股权份额,链接更多跨界创新资源。

年内2家佛企控股权易主外地资本

在佛山上市公司“买买买”的同时,外地资本也对佛山优质资产展开追逐。

6月27日,海川智能宣布,苏州中晶智芯半导体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中晶智芯”)受让公司股份事项已取得深圳证券交易所出具确认意见,并已办理完成过户登记手续,控股股东正式变更为中晶智芯。

由于中晶智芯具有昆山国资背景,这意味着海川智能成为年内第二家易主外地国资的佛山上市公司:6月19日,中旗新材股东签署协议,将公司控制权移交广东星空科技装备有限公司(下称“星空科技”),“国产光刻机之父”贺荣明取代中旗新材创始人周军成为企业实际控制人。

中旗新材生产线。资料图片

中旗新材生产线。资料图片

公开资料显示,广东星空科技装备有限公司注册地址位于广州市,其股东名单中不乏国开投、长江创投、广州凯德等国家、省、市级国资基金。

上市公司频频易主外地国资,将给佛山带来哪些影响?佛山市上市公司协会秘书长龙锦基认为,影响或主要体现在佛山产业集群和产业链的稳定性方面。

“外地国资入主,可能导致企业总部搬迁、产业外迁等问题。此外,外地国资可能更倾向于将企业资源向自身所在地倾斜,与佛山当地的产业协同性可能会有所减弱。”龙锦基表示。

对此,龙锦基建议,佛山可进一步加强政策支持和服务保障,为本地企业提供更加优质的营商环境,吸引企业留在佛山发展,并培育本地优势企业,使其在资本市场上更具竞争力。

佛山还可鼓励企业“主动出击”。“目前佛山已经出台了《关于支持佛山行业骨干企业开展产业并购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建议佛山鼓励本地企业与外地企业开展合作,实现优势互补。”龙锦基说。

采写:南方+记者 王谦

编辑 陈禧彤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