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月22日是第25个国际生物多样性日,今年的主题是“万物共生 和美永续”,呼吁以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之道,创和美永续之路,推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治理新进程。
在云浮,浮云霞光与绿水青山相映成趣,境内山、水、林、田、湖、草、沙(河沙)等生态元素保留完整,生态资源十分丰富,荣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之名。
当松叶蕨在校园角落舒展亿年风姿,当白鹭群掠过郁南金色稻田,当黑天鹅在蟠龙天湖划出优雅弧线,这些跃动的生命密码,见证万物各美其美。云浮守护好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在这里展开。
珍稀的植物“活化石”
在罗定华侨中学的琅琅书声里,一丛松叶蕨悄然绽放。
今年1月,罗定市华侨中学校园内,师生发现了一种罕见的蕨类植物——松叶蕨,这是此物种在云浮域内首次被记录发现。松叶蕨属易危物种,为世界上最古老最原始的维管植物之一,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陆生高等植物。
就在去年,在郁南县大方镇意外发现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江南油杉。28株油杉树形成集群,对于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在郁南县桂圩镇冲坡村,还发现了5株孑遗植物——水松。这些挺拔的大树来自恐龙时代,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与水杉、银杏并称为三大“植物活化石”。
更令人惊叹的是,无叶美冠兰的隐秘绽放。
有游客在大王山国家森林公园内散步时,发现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无叶美冠兰,后来专家现场鉴定时,又在周边发现了12株。
在云浮市区南山森林公园同样有无叶美冠兰的踪迹,这种兰花对生长环境的要求极为苛刻,成为当地生态保护工作成效的有力证明。
可爱的动物精灵
如果说珍稀植物是云浮的绿色瑰宝,那么灵动生灵则是这片土地的生态精灵。
四月的郁南稻田上空,白鹭群舞翩跹。从零星访客到成群结队,这群“环境监测鸟”用翅膀为云浮生态点赞。
2023年新春,还有10只“林中仙子”白鹇在郁南大河国家湿地公园出现。
在郁南县同乐大山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原鸡、白鹇一同现身,多年未见身影的长鬣蜥也再次出现。此外,还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豹猫、红嘴相思鸟、画眉等十多种珍稀动物的影像被记录下来。
最惊艳的邂逅发生在年初春寒料峭时,黑天鹅优雅造访蟠龙天湖。这些远道而来的贵宾在山水间游弋七日,市民们用镜头记录下这曲自然与城市的和弦。
多样的生态系统
68.63%的森林覆盖率织就翡翠屏障,802万亩林海构筑生态长廊。云浮青山连绵、河流纵横,以全省前列的生态数据,刷新绿色发展的时代答卷。
从城市黑臭水体治理到生物廊道建设,从森林质量提升到农田生态系统优化,云浮统筹乡村振兴“三带”建设,打造47条938公里示范带,形成市域闭环连通的生态廊道。目前,全市7572个自然村中美丽宜居村占比超80%。
随着《云浮市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规划(2021—2035年)》蓝图铺展,“山青、水净、林郁、田沃、湖美、草盛”的全域生态画卷逐步映入现实。
在这片万物共荣的土地上,丰富的物种成为生态文明的重要参数。细数这些常住或做客云浮的小精灵,不禁令人感叹自然之美妙。
生物多样性保护不仅是科学命题,更是文明传承——每位市民都是生态文明的见证者、守护者和受益者,让我们一起绘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画卷。
撰文/制图:南方+记者 崔洪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