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召开。广东省共5个地级市、5个县(县级市)入围全国文明城市;还有124个村镇、153个单位、34户家庭、48所校园等成功入围全国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文明家庭、文明校园等;另有6人(组)荣获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其中,惠阳区淡水街道星河社区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单位,沙田镇东明村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村镇。
淡水街道星河社区:
志愿服务队参与人数近2000人
星河社区位于淡水南面,2015年8月成立。2017年,获“惠州市文明单位”称号,2021年获惠州市“最美志愿服务社区”称号,2023年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星河社区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课堂,聚焦理论宣讲。注重发挥好讲师团、学校及道德讲堂的作用,定期开展“党的理论进万家”活动,推动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坚持“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星河社区通过开展移风易俗宣传活动,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紧抓重要节日节点,开展“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更好地保护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利用重大时间节点开展知识普及、志愿服务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丰富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打造精神乐园。
为进一步提高广大市民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星河社区积极响应号召,从2016年起就开始成立各种文体社团,如今已有涵盖舞蹈、瑜伽、篮球、足球、乒乓球等多种体育项目的社团22个,常态化组织居民开展系列社区运动,掀起社区健身热潮,点燃全民健身热情。
大力弘扬志愿服务精神,目前,星河社区志愿服务队参与人数近2000人,成立了星河丹堤志愿服务队党支部,营造了关心支持和参与社区志愿服务的浓厚氛围。广泛开展群众参与、喜闻乐见的文明实践活动,通过广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志愿活动为载体大力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共筑美好生活时代新风,打通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关心群众、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沙田镇东明村:
制定人居环境“红黑榜”制度
东明村位于惠州市惠阳区沙田镇东部,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治理示范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广东省卫生村”“惠州市文明村”“惠州市宜居示范村庄”等荣誉称号。
东明村是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首批典型村,为实现乡村产业振兴,东明村积极推动土地流转集约,实行规模化种植;坚持“接二连三,三产融合”,打造莲藕种植基地,建设“希望之田”农业公园,发展家庭农场,盘活闲置资源资产建成民宿及特色休闲农庄,拓宽村民增收路径;引进区城投开发建设沙田光伏发电项目,利用村组闲置土地资源,探索“光伏+储能+充电”发展模式,不断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为培育文明乡风,东明村借助传统节日,积极组织寓教于乐的文体活动,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组织开展“美丽人家”、“星级文明户”活动及“道德大讲堂”、“法治大讲堂”等系列活动,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大喇叭,组建志愿宣讲团队,充分发挥群团组织的桥梁纽带作用,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
此外,东明村试行片区党支部党员积分制管理,将党员参与组织生活、志愿服务、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等情况纳入积分考核,有效激发了党员队伍的活力与凝聚力。
为保障生态宜居环境,形成环境卫生管理长效机制,东明村结合村情,以独松、新老屋2个村小组为试点,制定人居环境“红黑榜”制度,由东明村“惠积分 扬新风”积分制工作评定小组每月进行一次评比。评选出庭院干净整洁、积分排名高的环境卫生示范户列入“红榜”表扬,庭院环境卫生脏乱差、积分排名低的不文明户上“黑榜”通报。激发了全村群众“积极向好、追求向上、持续进步”的共同价值取向,逐步引导全体村民参与到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中来,进一步提升了基层治理水平,为构建美丽人居环境、推进乡村振兴注入文明乡风新气息。
南方+记者 蓝单
通讯员 甘必珍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