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海岛的沙带进国新办,民警十年驻守祖国最南端

南方都市报 2025-05-27 09:27

南都讯 记者蒋小天 发自北京 海南省三沙市永兴海岸派出所,是祖国最南端的派出所,距海南岛180海里,乘船需要13小时。2004年,贺胜从湖南警察学院毕业到海南工作,2014年奔赴三沙,已经在那里驻守了十年。

5月26日,国新办举行新闻发布会,五位公安系统的代表讲述他们的故事,贺胜把三沙其中5个海岛的海沙也带到了发布会现场。贺胜说,在三沙人心中有一个信念,那就是:每一段海堤都是长城,每一粒海沙都是国土。

三沙是祖国的南大门,陆海面积约200万平方公里,岛礁众多,这里流传着一句玩笑话,一天是天堂,一周是人间,一个月要抓狂。民警不仅要面对高温高盐高湿多台风的恶劣自然环境的考验,更多还有来自身心的磨砺。但即使如此,在这家派出所里,包括所长贺胜在内民警15人,平均年龄35岁,驻岛时间最长21年,最短8年,他们把青春都留在了那片蔚蓝色的国土上。

长年守岛,在贺胜看来,这里没有惊天动地,唯有把心拴在缆桩上,把事办在潮汐前。“要让渔民兄弟在汪洋里安心,也要让家门口的烟火气更暖”。

永兴岛是西沙各岛礁渔民重要的交通中转地,考虑到交通不便,派出所推出“户籍快递哥”、“便民的士”,为过往的渔民提供临时休整场所和便捷的交通服务,把户籍办理、证件签发等政务服务送到渔民家门口。

为了确保渔民的安全,派出所给渔船安装了“千里眼”——北斗定位系统,今年3月15日,渔民老郑出海捕鱼时忘记检查油箱,捕鱼到一半,发现船没油了,民警接到求助后,通过定位终端,迅速给他送去返航的柴油。

2021年9月24日,在北岛附近的海域潜水作业的渔民兄弟阿庄右小腿被鳐鱼尾巴刺穿,情况紧急,急需救治,派出所立刻出警将他接到医院,幸好送治及时,毒液没有扩散,避免了截肢风险。

十年海风吹过,贺胜从当年上岛时的白小伙晒成了“西沙黑”,最让他难忘的还是民警和渔民亲如一家的感情。有一次,晋卿岛警务室民警在值班时突患疾病,当时海况恶劣,无法回海南岛接受治疗,是渔民黄阿公十几天悉心照料才得以康复。

岛上条件艰苦,一位渔嫂和贺胜提过一嘴,上岛的时候帮她带杯奶茶。贺胜记住了,每次都会带上一杯奶茶,直到岛上开了奶茶店,贺胜才结束了“光荣任务”。慢慢地,岛上居民见到民警就会打招呼、拉家常,“他们把我们当成了亲人、家人。”贺胜说。

驻岛民警长年在外,与家人聚少离多,2017年暑假,贺胜女儿患急性阑尾炎需动手术,作为父亲却无法及时赶回陪伴。贺胜说,自己卫国戍边的奖章,有孩子妈妈的一半,“这个家她替我守了十年”。

现在,女儿已经成为一名中学生,她总说长大以后想像爸爸一样,续写爸爸的戍边日记,贺胜感慨,自己守的不仅是海岸线,更是在传承一种滚烫的信仰。“英雄不在云端,就在这浪花拍打的平凡岁月里”。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