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已过半,全球经济仍在“慢复苏”中挣扎,但中国经济的“新势力”却逆势狂飙——人工智能、机器人、数字经济等新兴产业,正在重塑区域竞争格局。哪些省份跑赢了?哪些产业最“吸金”?答案就在这份“半年报”里。
图源: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
图源:广州城市战略研究院
从各省披露的数据来看,装备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等表现亮眼,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锂离子电池等高技术产品产量实现较快增长。
长三角打头阵,产业新动能聚集
今年上半年,长三角地区经济总量突破16万亿元,占全国的24.8%,继续发挥经济增长强引擎作用。在产业新动能培育上,长三角地区展现出强劲势头。
上海三大先导产业提速:上半年,上海三大先导产业制造业产值增长9.1%,增速快于该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3.5个百分点。其中,人工智能制造业增长12.3%,集成电路制造业增长11.7%,生物医药制造业增长4.4%。
浙江数字经济优势显著:上半年,规模以上工业中,浙江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2.0%。从“互联网+”到“数字中国”核心区,从“云上浙江”到“智能涌现”,浙江仅用十几年时间,构建起全球最完整的数字经济产业链。
江苏机器人产业成型:上半年,江苏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1.8%,对规模以上工业增长贡献率达36.3%。在热门的机器人领域,江苏拥有机器人产业相关企业1000余家,上半年产业链营业收入约900亿元,同比增长11%。
安徽新能源汽车产业突破:上半年,安徽新能源汽车产量达到73.09万辆,位居全国第一,实现历史性突破。目前,安徽已形成涵盖奇瑞、蔚来、大众安徽、比亚迪等7家整车企业的产业集群,配套规上零部件企业3000余家,实现从整车制造到回收利用的全产业链覆盖。
珠三角加速布局,先进制造持续领跑
今年以来,珠三角持续加快新兴产业项目建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融合发展,一批创新成果转化和应用场景落地。今年上半年,“第一经济大省”广东新动能产业增势良好,先进制造业、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5.9%、6.0%,高技术产品产量快速增长,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民用无人机产品产量分别增长34.0%、23.0%、58.2%。
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成为广东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025年1至5月,广东省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突破1000亿元,稳居全国第一梯队。工业机器人和服务机器人的产量分别达到12.47万套和416.98万套,同比增长率分别为33%和8.2%。
低空经济作为新兴产业在广东实现爆发式增长。2025年上半年,广东低空经济规模已超千亿元,汇聚超过1.5万家相关企业。消费级无人机和工业无人机分别占据全球市场份额的70%和全国市场的54%。
中西部崛起,新增长极加速形成
从上半年数据看,中西部地区多个省份在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中加速追赶,与东部沿海地区的差距不断缩小,其中湖北、四川、新疆等省份在新兴产业表现亮眼。
湖北锂电产业快速发展:数据显示,湖北锂离子蓄电池出口增长高达1.1倍。在全球对新能源电池需求增长驱动下,亿纬锂能、襄阳比亚迪、楚能新能源、中创新航等龙头企业,也纷纷应势而动,在湖北加速布局锂电池生产,并积极拓宽海外市场。
四川省绿色产业表现突出:动力电池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36.5%,“新三样”产品中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4倍,光伏电池增长1.9倍。
新疆工业经济韧性显现:上半年,新疆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6%,其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增长2倍,节能环保产业增长22%。
结语:
从DeepSeek大模型到机器人马拉松赛,从航空航天到无人驾驶,今年上半年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层出不穷。2025下半场已开启,AI、新能源等新赛道的“省域争霸赛”只会更激烈。你认为哪个省份能笑到最后?欢迎在评论区预测你家乡的“产业王牌”!
说明:二十四年来,幸福招商凭借专业强、真招商的丰富实践经验,全力服务实体企业,助力县域经济发展,面向政府与企业,提供产业发展、投资选址综合解决方案,持续为区域导入先进产业集群。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幸福招商”公众号(CFLDparks)。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