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1日,中国广电文化大数据中心韶关基地项目开工奠基仪式在韶关举行。
2022年,广东广电网络公司与韶关市人民政府就推动粤港澳大湾区(韶关)一体化算力网络枢纽数据中心建设,大数据产业、工业互联网产业合作,推进智慧广电应用等方面进行了战略合作签约。此次中国广电文化大数据中心韶关基地项目的开工,是双方战略合作的重要落地成果。
受访者 供图
受访者 供图
中国广电文化大数据中心韶关基地项目作为粤港澳大湾区枢纽韶关数据中心集群起步区的首批项目之一,备受瞩目。该项目总投资约37亿元,占地面积达50亩,建成后将推动广电网络资源与云计算、大数据技术深度融合,将推动广电网络向数据承载、处理、分发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转型,有力促进我省广电网络新业态发展,并为广东文化机构数字化转型注入新动力。
广东广电网络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总编辑曾国欢在开工仪式上表示,“中国广电文化大数据中心韶关基地项目”计划建设约4000个12KW以上的机柜(折合约2万个2.5KW标准机柜),规划建设2栋建筑面积约6万㎡的数据中心,建筑面积约8000㎡的柴发机房及变电站,1栋建筑面积约5000㎡的综合办公楼,等等。未来,广东广电网络公司将和合作伙伴一起,积极谋划、全力推进项目建设,共同推进算网融合创新,共建繁荣的视听内容生态、充满活力的算力网络生态,丰富文化产品供给,发展壮大文化产业,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新期待。
当前,数字经济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引擎。韶关抢抓新时代新产业发展机遇,将大数据产业作为推动产业转型升级的胜负手,举全市之力加快韶关数据中心集群建设,成功引进数据中心项目22个、总投资621亿元,已成为华南地区最大的智能算力集聚区。
南方+记者 范永敬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阙紫晴
校对 蓝淑茹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