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古老的非遗剪纸技艺邂逅尖端的激光切割,当晶莹的水晶内雕出奇幻世界,当现代制造之美跃然于纸扇、金属之上——一场科技与艺术交融的视觉盛宴在河源市龙川县上演。
近日,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大学智能制造与装备学院“青禾光电”社会实践团(下称“实践团”)在龙川县图书馆举办为期4天的“激光艺术作品展——艺术与激光的碰撞”主题展览及科普活动,吸引大批市民尤其是青少年前来体验科技的魅力。
展览现场,市民驻足欣赏。 受访者 供图
展览现场,市民驻足欣赏。 受访者 供图
展览现场
科技之美引惊叹,老少咸宜收获丰
据悉,本次展出的100余件精美作品,从构思设计到加工制作,全部由实践团成员及智能光电制造技术专业学子独立完成。作品巧妙运用了激光内雕、不同波段激光打标技术、紫外激光切割、激光深雕、激光炫彩等激光制造技术,将冰冷的激光束转化为充满创意与温度的艺术表达。
“这剪纸比奶奶剪的还精细!”展览现场,小朋友被色彩斑斓、线条精细的激光剪纸深深吸引,踮着脚尖仔细观看,现代科技赋予非遗技艺新生命,让他们直观感受到“高科技”的神奇。
运用激光工艺创作的剪纸作品。 受访者 供图
运用激光工艺创作的剪纸作品。 受访者 供图
青少年则对激光雕刻的特色印章和水晶内雕表现出浓厚兴趣,围在展品前仔细观察内部精妙的立体图案,惊叹于“光”如何在透明材质中“作画”。“原来激光不光能切割,还能雕刻出这么美的立体画!”一名初中生兴奋地说。
家长们在欣赏作品之余,更关注技术背后的力量与前景。“这些作品都是学生自己做的?太厉害了!”一位家长感叹道,并详细向实践队员询问智能光电制造技术的应用领域、专业学习内容及未来的就业方向。
科普课堂
揭秘“最亮的光”,点燃科学梦想
展览首日,实践团成员黄雍琪化身科普讲师,为现场40余名小朋友带来了一场生动有趣的《奇妙的激光》科普小讲堂。讲座深入浅出,从“哪些东西会发光?”的互动提问开始,逐步揭开被誉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最亮的光”——激光的神秘面纱。
《奇妙的激光》科普讲座现场。 受访者 供图
《奇妙的激光》科普讲座现场。 受访者 供图
黄雍琪通过对比普通光与激光的特性、展示激光器图片、列举激光在工业标识、精密加工、医疗、航空航天乃至艺术创作等领域的广泛应用,让孩子们了解到激光技术如何支撑中国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课堂特别强调了激光安全知识——“为什么不要直视激光?”,现场气氛活跃,孩子们在问答环节争相举手,科学的种子悄然播撒。
“青禾光电”实践团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2025年“大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广东青年大学生‘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一环,此次展览通过艺术化、生活化的方式展现高端制造技术,有效拉近了前沿科技与公众的距离,激发了青少年对科技的兴趣,同时也让群众直观感受到智能光电制造技术的魅力和应用前景,为当地文化科普事业注入了新活力。
南方+记者 黄敏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