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在乡村振兴驻十里亭镇帮镇扶村牵头单位韶关市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下,浈江区十里亭镇湾头村依托毗邻世界自然遗产丹霞山的独特区位与生态禀赋,以打造省级典型村为突破口,乘势而上,深入探索“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引领下的生态农文旅振兴实践,锚定“三年初见成效”节点目标,聚焦提升镇村生态品质、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引导多方参与,走出了一条“农景一体、产村融合”的特色振兴之路。昔日沉寂的古村落,如今已成为区域闻名的生态农文旅名村。
规划先行,绘就“山水田园诗”发展蓝图
精细部署厘职责。湾头村按照“一个指挥部、一个领导小组、一支汇报队伍、一张清单、一张图”的部署要求,组建由规划、文旅、农业、生态等部门骨干组成的联合工作组,构建多级网格化挂点典型村的组织领导体系,将具体工作要求落到实处、抓到细处。
部门联动确定位。湾头村对照典型村“7个和美”“5个共富”的选树培育标准,综合“村级资源、专业指导、镇域规划”多方矢量数据,汇集区职能部门、镇村干部、村民代表、规划设计专家进行研判,确立“‘农景一体、产村融合’特色文化古村落”为湾头典型村规划发展定位,并初步设计出建设规划。
通讯员 供图
通讯员 供图
高位统筹定方向。湾头村立足典型村发展定位,编制《典型村建设发展规划》,以“促进产业发展、活化村庄资源、深化三产融合”为目标,完成构建“产业行动、配套完善行动、风貌提升行动、治理提升行动”4大行动共17个项目的总体建设方略,确保一张规划蓝图绘到底,为典型村建设画好“施工图”。
聚力筑基,精装“乡村建设”底色风貌
“拆”出一片天。湾头村以“三清三拆”作为实施典型村建设的关键突破口,强化党建引领,发动“干部党员表率先拆”引领带头,让村民理解政策、支持工作、践行义务,变“要我拆”为“我要拆”。其间,拆除破旧建筑物165间,其中村民自发拆除37间,统筹拆除128间,合计优化建设面积5282.86平方米。
通讯员 供图
通讯员 供图
聚成一股力。湾头村以“乡村建设齐聚力”为号召,结合630募捐、认捐认种等活动开展,达到合力效果,为村庄基础设施、绿美生态等建设实施提供有力保障。建设以来,汇集各方资金2666.94万元,其中财政资金2634万元,社会助力资金32.94万元。
汇成一片海。湾头村以规划蓝图为样板,以“三条主线、若干个节点”统筹推进典型村环境风貌提升。汇聚各方募集资金及依托“环丹人居环境整治”“碧道建设工程”“绿美乡村”等项目建设,坚持古村落“微改造、精提升”,大力推行“见缝插绿”“四小园”建设,实现村在景中、景在村中。共完成外立面改造110户,面积1.9万平方米;苗木种植4190株,绿化新增37710.12平方米;建设“四小园”32个;铺设绿道3.2千米;打造古村景点23个。
产业融合,激活“绿水青山”发展动能
产业发展集群化。湾头村创新“政府引导+村集体主导+专业运营”模式,提前“摸底”企业诉求,预先解决政策支持、土地流转、村民接纳意愿等企业关注问题,为企业入驻“铺路”,全力做好招商暖企“服务员”。引进加州鲈鱼养殖、百香果产业种植、光伏发电等项目建设,同步拟引入知名文旅品牌合作运营古村落建设,打造“丹霞人家”“栖霞小筑”等主题精品民宿集群,以“项目为王”撬动“村庄建设”,开拓“农业筑基+加工业辅助+文旅提质”三产融合集群化发展新道路。截至目前,村民自愿流转闲置土地达2071.23亩,盘活闲置农房23栋,引进招商投资2.3405亿元,完成“闲置资源”到“发展资本”的大变身。
通讯员 供图
通讯员 供图
农文旅体验深度化。湾头村联动湾头“百年文化古村”、“三雄生态农场”、加州鲈鱼、溋丰油茶等资源禀赋,大力发展“农文旅产业+古村落+碧道文旅”的典型村风貌产业带,打造“农田研学→古村阅史→碧道怡情”的特色文旅精品线路,策划举办“农民丰收节”“农文旅研学”等特色活动,开发“四季有果采、月月有花赏”的沉浸式农事体验项目,为典型村建设注入产业融合的“造血式”发展动力。并强化校-企-地联动,依托“双百行动”联动松山学院、韶关学院、三雄农技专家开展“乡间墙绘”“农业研学”等文化研学活动,把文化课堂开到田野上。实现年接待游客超2万人次,带动农产品溢价超30%,村民户均增收约1.2万元。
治理赋能,涵养“古韵新风”和美乡风
古韵活化焕新生。湾头村以村中滨水游径为载体,串联打造“村史广场”“农耕记忆角”等民俗景点,与绿道、古驿道等实现“多道融合”,打造蓝绿融合滨水公共空间,构建“留乡愁、享健康”的文化休闲漫道。同时发动韶关市北江建筑工程公司捐赠5.69万元用于古村文旅建设提升,鼓励村民自发组织成立“古村导览志愿队”,实现“农房变民宿、农民变导游、农田变景区”的全面转型升级,让沉睡的历史“活起来”。
通讯员 供图
通讯员 供图
多元共治聚合力。湾头村探索建立“镇党委统筹-党总支引领-党支部分工-党员示范-村民参与”五级联动网格化管理模式,划分党员示范区3个、责任区11个,运用认捐认种、人居环境整治、积分制等系列活动开展,结合专题报道、公众号、小视频拍摄等宣传途径,线上、线下全方位引领带动群众主动参与,激发其“家园主人翁”意识,实现群众参与从“一旁看”到“一起干”的大转变。其间,共开展典型村建设相关活动26次,参与人数达857人,募集资金13.25万元;村民自主参建“四小园”32个,整治环境点112个,种植苗木106株,评选美丽庭院11个。
文化浸润育新风。湾头村常态化开展“疍家美食竞赛”“香火龙游村祈福”“四季村晚”等文化活动,并修订《湾头村村规民约》,设立“善行义举榜”,评选“最美庭院”“文明家庭”,让文化浸润培育文明新风,为典型村建设注入更多精神动能。共计开展文化活动16场;评选“最美庭院”11个、“文明家庭”6个;累计劝导简办红白事30余场,减少铺张浪费超100万元。
通讯员 供图
通讯员 供图
湾头村的蝶变,是浈江基层党建引领群众建设乡村的其中一个缩影,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在浈江的生动实践。通过典型村建设,湾头村集体经济收入从不足60万元跃升至120万元,带动本村及周边就业超200人。“‘农景一体、产村融合’特色文化古村落”的村庄名片日益响亮。
南方+记者 潘俊宇
通讯员 唐春雨 叶雄生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