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汕尾职业技术学院云上汕美塔岭粉签突击队深入汕尾红海湾经济开发区田墘街道塔岭村,聚焦当地百年传承的特色美食塔岭粉签,通过短视频创作与直播带货双渠道推广,探索“互联网+农业”助农新模式,为乡村产业注入青春活力。
塔岭村地处青山环抱之中,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孕育出品质优良的红薯,而以此为原料手工制作的塔岭粉签,是当地传承百年的特色农产品。其口感爽滑、久煮不烂,却因缺乏品牌曝光与销售渠道,长期“养在深闺人未识”。
为打通塔岭粉签的市场渠道、提高品牌价值、增加农户销售收入,实践团队深入粉签生产一线开展工作。团队实地走访20家农户,对石狼山塔岭粉签负责人“粉签兄”进行深度访谈,并发放150份调查问卷。调研结果显示,78%的农户仍采用纯手工制作,日产量不足50斤;92%销售依赖本地集市,线上渠道几乎空白;价格长期维持在15—20元/斤,利润空间十分有限。
针对调研发现的问题,团队精准施策,开展了短视频拍摄推广和电商直播推广。在短视频推广方面,队员们走进塔岭村田间地头,用镜头记录粉签从红薯选材到手工制作的全过程,结合队员们的创意剧情拍摄,在微信视频号、抖音等平台传播。
团队将直播间直接设在粉签制作工坊,观众可实时观看粉签制作过程。队员们化身助农主播,一边介绍产品特点,一边邀请当地村民现场分享粉签的家常做法,助力线上销售。此外,队员们还现场烹饪粉签,并打造“粉签姐妹”IP,进一步增强产品吸引力。
接下来,团队将持续跟进塔岭粉签产业链升级,搭建长期电商帮扶平台,让更多土特产走出大山,以青春力量为乡村振兴书写更生动的篇章。
南方+记者 彭骏
通讯员 林晓玲 曾思漫
南方日报、南方+客户端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编辑 李恺莉
校对 曾慧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