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了完了,我遭遇诈骗了,我签的竟然是贷款合同!”近日,初入社会的青年小胡在位于龙岗街道的青年驿站龙岗梨园站内,向工作人员诉说着自己的惊魂遭遇,语气中充满了后怕与焦急。
就在不久前,小胡满怀希望地前往一家公司面试,不料却踏入了一场精心编织的“培训贷”陷阱。面试官先是质疑其作为职场新人的求职难度,随后话锋一转,抛出了“包吃住”“绝对能转正”“底薪6000”等诱人承诺,并声称培训费用可通过“先贷款,后从工资扣”的方式支付。在巨大的诱惑和现实的压力面前,尽管心存疑虑,小胡还是在对方催促下签下了一份合同。
回到暂住的龙岗街道青年驿站后,小胡细细回想,发觉处处透着蹊跷:合同并非一式两份、公司禁止拍照录像、面试官对关键问题避而不答……他急忙上网查询,赫然发现自己的经历与众多“培训贷”诈骗案例高度吻合!想到可能因此背负不该有的债务,小胡瞬间慌了神,报警怕证据不足,求助朋友又难以启齿,内心备受煎熬。
几近绝望之际,他想起了驿站这个临时的“家”。抱着最后一丝希望,他找到了驿站工作人员。
“先别急,事情还没到无法挽回的地步,我们一起来想办法。”驿站工作人员一边耐心倾听、温言安抚,一边引导小胡冷静下来,仔细回忆面试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搜寻任何可能有利的线索。同时,工作人员给出了清晰、专业的建议:立即着手收集所有相关证据,包括与面试官的聊天记录、公司宣传资料等,并首先尝试与公司协商解决。
在驿站工作人员的专业指导和温暖陪伴下,小胡慌乱的心慢慢平静下来。他按照建议,系统地整理了现有线索,并积极与涉事公司沟通。最终,在驿站的持续关注和协助下,小胡成功与公司达成和解,卸下了突如其来的债务包袱。
“真的太感谢驿站了,要不是你们,我真不知道该怎么办!”问题解决后,小胡长舒一口气,由衷地向驿站工作人员表达感激。
据了解,龙岗街道青年驿站不仅是来深求职青年温暖的落脚点,更积极扮演着 “职场避风港” 和 “成长加油站” 的角色。通过提供政策咨询、就业指导、法律援助以及心理关怀等多元化服务,驿站正努力帮助更多像小胡一样的青年顺利度过求职适应期,增强风险防范意识,更快更好地融入社会。
除了为青年提供求职相关的支持与帮助,在面对各类突发状况时,驿站的关怀也从不缺位。前不久,台风“桦加沙”逼近深圳。在深圳市防台风防汛紧急动员令发布后,龙岗街道青年驿站立即行动,排查安全隐患、发放生活物资,管理员24小时在线传递安全提醒,用全方位守护为青年们筑牢安全防线。在这里,青年们感受到的不仅是物质层面的支持,更是精神上的慰藉与力量,这份温暖与关怀,将伴随他们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勇敢追梦、奋勇前行。
南方+记者 曾南希
图源:受访者供图、网络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