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4日,台风“桦加沙”登陆时,广东省阳江市沙扒湾海边风雨交加、大浪滚滚。(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 摄)
▲2025年9月24日,台风“桦加沙”登陆时,广东省阳江市沙扒湾海边风雨交加、大浪滚滚。(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 摄)
全文共3104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海水倒灌,许多车辆就浸泡在水中。王晴拍摄的视频里,海水呼啸拍向岸边,将海边的石栏杆拍碎。
追逐台风途中,李莉的车辆因风力一直有不小幅度的晃动。“在外面几乎无法呼吸,雨点非常密,打在身上是痛的。”
台风登陆时,蔡成家经历了多次断电,但大多数时间不长。“海陵岛供电系统做得挺好,大风一过马上就能恢复供电。”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 南方周末记者 汪徐秋林
南方周末实习生 蒋宇恒 李婉茹
责任编辑|谭畅
被外界称为“2025年西北太平洋最强”的第18号台风“桦加沙”最初诞生于9月16日西北太平洋的海面。这个名字由菲律宾提供,意为“快速、移动”。
在诞生之初,气象爱好者们就认为,这是一个有可能对中国南方造成严重威胁的台风:它的体型巨大,直径一度超过1000公里;前进海域海温超过29℃,给它的发展提供了丰厚暖水层;进入南海后,它进行了数次眼壁置换,能量继续增强。
广东省气象局为此于9月21日发出提醒,认为“桦加沙”强度极强、风圈范围大,具有极端性。9月23日起,广东包括广州、深圳、珠海、江门、潮州等14市接连宣布实行“五停”(停课、停工、停产、停业、停运)措施。
9月24日上午,“桦加沙”台风眼持续向西移动,香港天文台和澳门地球物理气象局均挂出最高级别的“十号风球”,珠江三角洲西岸的珠海、江门、阳江等城市也先后进入其12级风圈。
直到24日17时前后,“桦加沙”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沿海登陆,给当地带来了大风和暴雨。随后,广州、深圳、东莞、潮州等城市,先后解除“五停”。
南方周末记者从应急管理部获悉,9月24日,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针对“桦加沙”对广东省造成的严重影响,将国家救灾应急响应级别提升至三级。国家发展改革委紧急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2亿元,支持广东省做好台风灾害灾后应急恢复。
1
居民撤离,海水倒灌
9月24日,“桦加沙”登陆,恰逢地球、太阳、月球排列接近一条直线的天文大潮。台风带来的风暴潮往往会带来狂风巨浪,在与天文大潮相叠加时,会使得潮位暴涨,潮水漫溢,海堤溃决。
穿过东沙群岛后,“桦加沙”一路西行,开始靠近珠江口和广东西部沿岸。9月23日下午,香港挂出“八号风球”。据媒体报道,有一家四口在防波堤观浪时,母亲与儿子被浪卷入海中,父亲跳海施救未能成功。三人最终被深圳市港澳流动渔船的船东驾驶小艇救起。9月24日凌晨,香港富丽敦海洋公园酒店门前的玻璃门直接被海水冲破,大量海水灌入酒店,有人现场被海水冲倒。酒店事后回应,所幸无宾客或员工受伤。
9月24日,香港,台风“桦加沙”登陆,杏花邨海滨长廊被海浪拍打,海水倒灌。(视觉中国 / 图)
9月24日,香港,台风“桦加沙”登陆,杏花邨海滨长廊被海浪拍打,海水倒灌。(视觉中国 / 图)
紧接着,台风西行至珠江口西岸。此前一天,珠海香洲、金湾区已组织或倡议沿海高层住宅居民撤离。截至9月23日晚,珠海全市转移临险人员超6万人。
王晴(化名)家住珠海市香洲区海边,她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自己所在的小区从23日开始,在地下车库门口加装防水闸,并排查对应的排水情况。与此同时,每家居民都被提醒要搬走阳台上的物品、清理好排水孔,同时在门窗上贴好胶带。
9月24日凌晨3时许,王晴被窗外的风雨声吵醒。24日11时,珠海已处于超强台风“桦加沙”的12级风圈范围内,海面的风浪变得更大了。等到13时,她再望向窗外时,离家不远处的学校草坪上已经出现了海水倒灌。王晴拍摄的视频里,海水呼啸拍向岸边,将海边的石栏杆拍碎。
在珠海西侧的金湾区,海水倒灌的形势更为严峻。约13时许,海水进入岸上,许多停放的车辆就浸泡在水中,有的还漂起来。一位金湾区高栏港居民告诉南方周末记者,13时30分左右,当地开始停电,到晚上已恢复供电。
2
“雨打在身上是痛的”
“中国气象爱好者”团队的追风爱好者李莉(化名)与同伴一起,9月23日中午驾车从广州出发,前往江门市川岛镇,准备观测台风“桦加沙”。
李莉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追逐台风的途中,她的车辆因风力一直有“不小幅度的晃动”:挡风的胶条被吹脱落,沿途不断见到倒下的电线杆、树木。行车最大的危险来自迎面而来的杂物:卷起的铁皮广告牌、被吹断的树木,随时可能砸向车辆。
在一个相对开阔的地方休整时,一只小狗钻到李莉的车下躲雨。她下车将小狗抱进车里时,发觉自己“在外面几乎无法呼吸,也站不稳。雨点非常密,打在身上是痛的”。
川岛镇有上、下川两个海岛。24日上午11时许,上川岛气象站站长梁兴文在岛上播报,“桦加沙”距其约80公里时,岛上风力已达15级。当时视频显示,岛上已出现狂风暴雨,梁兴文播报时险些站不住。
中午时分,“桦加沙”台风眼在上川岛以南20公里的位置擦过,上川岛国家气象站在12时55分记录下65.1米每秒的最大阵风,等级达17级以上。根据中央气象台数据,到15时许,台风行至西侧下川岛时,级别已降为强台风,最大风速50米每秒。
台风过境时,上、下川岛均出现了电力、通信中断。过去24小时,当地降雨量超过140毫米。南方周末记者于14时许尝试拨打多名当地商户的电话,大多处于关机或无法接通状态。卓明灾害信息服务中心的一位志愿者也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江门市岛上暂时无法通信,他们尝试了不同方法联络,但都没接通。目前暂未收到来自岛上的求助。
风声“像打雷一样”,江门市广海镇的一位店主告诉南方周末记者,从早上7点多起,风声便持续不断。24日上午,李莉途经川岛镇近岸一侧的海岸时,看到岸边立着几间蓝色铁皮屋。一小时后她折返,发现铁皮屋已被吹倒。她下午行至江门市赤溪镇磅礴村时,发现全村停水停电。当地村民把此次台风称为“风王”,一位基层工作人员告诉她:“从来没见过持续这么久的台风。”
3
“大风一过,马上恢复供电”
“桦加沙”在广东省阳江市海陵岛沿海登陆时,中心最大风力有13级。
海陵岛的居民蔡成(化名)目睹了台风登陆的过程:整个天空都变得很灰很暗,“啥都看不清”,风和海水混杂在一起,一股脑地把蓝色的铁桶冲上岸,鱼排也随着巨浪不断翻滚。蔡成把家里的门窗关好,但偶尔还是会有一阵很强的风刮进来。
紧接着又开始下雨。大暴雨把山上的黄泥冲下来,满街都是。道路两边的树木连同绑着的电线杆一并被折断,一些更大的树木则被连根拔起,有些住在地段比较低的居民家中被水淹了,“家里面进水位大概二三十公分”。
受台风影响,蔡成家经历了多次断电。但大多数停电时间不长,只有15时和17时左右的两次停电稍长,其中17时正值台风登陆,停了将近一小时。蔡成觉得,“海陵岛供电系统做得挺好,大风一过马上就能恢复供电”。
蔡成平时在海陵岛从事快艇游艇租赁生意。9月23日,政府部门开始让所有渔民上岸,社区也提醒居民将放在高处的东西搬下来,并组织老年人撤离。他也在窗户外钉了木板进行加固,以防玻璃爆炸。
2025年9月23日,阳江市闸坡中心渔港内,渔船整齐回港避风。(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 摄)
2025年9月23日,阳江市闸坡中心渔港内,渔船整齐回港避风。(南方周末记者 翁洹 摄)
目前,蔡成的船都停在了闸坡中心渔港里。“中午还有人拍了视频,说风还是挺大的,但海浪进不来。”此外,一些快艇还被起重机吊到岸边,一些船也被绑在了码头的柱子上,以防被风吹走。台风过境后,海陵岛陆续有居民开始上街查看,蔡成也希望尽快确认自己船只的情况。
截至9月24日17时,“桦加沙”已在菲律宾制造了洪涝、滑坡等灾害,致使5人死亡、4人失踪、多人受伤;在中国台湾造成17人死亡、32人受伤,17人失联。
“桦加沙”登陆之后,强度将逐渐减弱,但广东、海南、广西等十余省区市的台风雨依然强劲。中央气象台预计,它此后将继续向西移动,穿过广东、广西和北部湾,最终在越南北部,消失在空气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