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海陵岛,海风裹挟着特有的咸润气息拂过大地。富悦来生态农场内,梁荣华拨开凤梨宽大挺拔的叶片,指尖拂过一颗颗饱满果实坚硬的“鳞甲”,动作轻柔又专注。
露珠在晨光中闪烁,映照着金黄色的果肉,梁荣华的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这些饱吸海风咸水滋养的凤梨,如今已是声名远播,被各地食客们誉为“天花板级”的果中珍品,每斤均价高达11元。
这片生机盎然的凤梨田,三年前却曾是一片被遗忘的荒芜。2022年,乘着广东省“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强劲东风,闸坡镇果断行动,将130多亩沉睡的撂荒地唤醒,决心发展特色精品农业。梁荣华的事业蓝图,就在这片被重新赋予希望的土地上展开。
鱼虾化土育新苗:撂荒地变身“黄金园”
身处海岛上,海洋资源十分丰富,海鲜更是不可胜数,梁荣华深知这片咸淡水交融土地的独特禀赋。他带领团队,在流转的土地上精心规划,102亩核心区域种上了精心选育的凤梨苗,还在其间套种了100余亩释迦果,构建起立体的种植模式。在珠海驻闸坡镇帮镇扶村工作队的支持下,基地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作,成为这场蝶变的重要推手。在他们的积极牵线下,农场与高校搭起了深度合作的桥梁。
梁荣华认准了科技兴农这条路。他引进了台农16号、冬蜜凤梨等优质品种,在高校专家的技术加持下,潜心钻研。在不断的研究下,用虾壳、鱼肠发酵成的有机肥被研制出来,用这种“海鲜养料”培育出来的凤梨单果重达1.5至2公斤,果子的口感味道更是无与伦比。更令人惊叹的是,通过技术攻关,他们成功实现了反季节结果,让甜蜜的滋味在非传统收获期依然能稳定输出。
朋友圈里的“顶流”:甜蜜滋味飞越千里
当第一季改良后的“吃着海鲜的凤梨”成熟,糖度检测仪稳稳指向22度,梁荣华悬着的心终于落地。然而,好果还需勤吆喝,销售成了横亘在面前的又一道坎。
“好东西,得让懂的人尝到。”梁荣华选择了一条看似朴素却极具穿透力的路径——朋友圈。他拍下果园里最大最诱人的凤梨照片,配上真诚的文字:“吃着海鲜长大的凤梨熟啦,天花板级别的口感,欢迎老友尝鲜!”订单,开始如海岛的潮汐般,从四面八方涌来。回头客越来越多,口碑迅速发酵,“天花板”成了消费者对富悦来凤梨最直接、最热烈的赞誉。
线上销售渠道日益成熟。广东广播电视台珠江频道和阳江广播电视台旗下的电子商城也纷纷向梁荣华伸出了援手,积极助销。微信接单、精心打包、快递发出,富悦来凤梨的甜蜜旅程开始了。从湿润的南海之滨,跨越千山万水,抵达干燥的北国,最远的订单来自千里之外的黑龙江。梁荣华和他的团队,将多数省份包邮的服务承诺变成现实,让全国各地的舌尖都能领略这份源自海产的奇迹之甜。
品牌筑梦向未来:一颗凤梨的“深”谋远虑
梁荣华也面临过销售困境。面对近年来的消费降级现象,市场上的水果价格一降再降,他却选择坚守价格。坚持使用独家的鱼虾有机化肥,采用成本相对较高但却更适合种植地形的人工授粉,精心为每一颗凤梨打理良好的生长环境,耐心地参与到凤梨的每个生长阶段。坚持优质服务,给全国各地的商家包邮,打响自己的口碑。
梁荣华全力推进绿色食品认证,为每一颗出自富悦来的凤梨打上独一无二的溯源标识。这枚小小的标识,是对品质近乎苛刻的承诺,是消费者舌尖上的信任状,更是抵御市场乱象的金盾。品牌效应日益彰显,合作社的凤梨不仅价格坚挺,更成功打入高端商超的货架。当初犹豫观望的乡亲们,看到实实在在的收益,纷纷主动要求加入合作社。寂静的土地因共同致富的希望而沸腾,梁荣华从最初的孤勇者,成为大家信赖的领路人。
夕阳熔金,染红了成片的凤梨田。梁荣华常独自或带着家人漫步田埂。手指拂过沉甸甸的果实,他的目光望向更远处。他深知,鲜果销售只是产业链的基础一环。下一步,基地已瞄准了凤梨深加工的广阔蓝海。
“我们要把凤梨的价值‘吃干榨净’。”梁荣华眼中闪烁着对未来的规划,“凤梨酥、凤梨果酱、凤梨果汁、凤梨果干……甚至提取凤梨酵素。只有延伸产业链,提升附加值,才能让这片土地产生更大的效益,真正为咱们海陵岛的乡村振兴注入持久的动力。”他脚下的土地,已从撂荒的贫瘠中重生;他心中的蓝图,正从单一的种植向更精深、更广阔的领域铺展。
海风依旧带着咸味,拂过每一片坚韧的凤梨叶。梁荣华和他的富悦来农场,正像这些深深扎根于海岛土地上的凤梨苗,将自然的馈赠,用汗水、智慧和执着,一点一滴地转化为令人惊叹的甜蜜。
这甜蜜,是萦绕在消费者舌尖的顶级享受,是回响在昔日撂荒地里的丰收欢歌,更是涌动在阳江海陵岛乡村振兴大潮中的澎湃活力。一颗小小的凤梨,正承载着梁荣华和乡亲们对美好生活沉甸甸的期许,走向更深、更远的未来。
撰文:赵强 林中翔
图片:受访者提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