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势|掘金深蓝!看前海、盐田、大鹏如何差异化发力海洋经济

作者 徐烜和 2025-07-16 11:33

从中央到地方,海洋经济成为近期的热点议题。

6月底,广东召开全省海洋经济工作会议,对推动广东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全面研究部署;而在不久前举行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更是再次研究“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

目光聚焦南海之滨。拥有丰厚蓝色家底的深圳,也正全力掘金深海,加速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而前海、盐田和大鹏,更因为地理上的直接滨海,成为了深圳发力海洋经济的“第一线”。

面对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在深圳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大背景之下,这三个区域有何具体定位?在海洋产业领域,这些区域的布局又有何异同?

前海

前海

功能定位“错位差异”

先来分别看下前海、盐田和大鹏的具体功能定位。

前海被定位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重要承载地,盐田则是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核心区,而大鹏被定位为全球海洋中心城市集中承载区。

仅从定位上看,盐田强调“核心”,而前海和大鹏则强调“承载”。

“核心区”凸显了盐田将倾向于建成粤港澳大湾区核心物流枢纽,提升国际中转港和全球枢纽港地位;

而“承载地”“承载区”,意味着前海和大鹏将为深圳建设海洋中心城市提供空间载体、资源支撑和实施平台。未来,这两区将重点建设海洋产业链的延伸地、海洋新生产要素的集聚区,并为深圳海洋经济发展提供科技、服务和人才支撑。

不难发现,前海、盐田和大鹏,在市级规划框架下,已经形成差异化的功能定位,共同支撑起深圳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多元化需求。

前海

前海

产业分工“各司其职”

再看三个区域当下的海洋产业布局。

前海负责“高端”。

近年来,得益于深化国际船舶登记与配套制度改革,前海吸引更多高端航运要素加速集聚。目前,前海已落地3家全球二十强航运公司、2家全球十大船舶管理公司,累计落地39个船舶租赁项目,租赁资产突破160亿元。

大湾区首个5G绿色低碳智慧港口妈湾港的自动驾驶集卡来回穿梭,首艘AI无人船“海擎一号”在前海湾测试运营……前海还鼓励自主创新,吸引一批海洋科技在此落地发展。

盐田主攻“枢纽”。

坐拥全球单体吞吐量最大集装箱码头的盐田区,充分用好综改试点,建设海上的燃料“免税店”。近年来,依托欧美航线众多和LNG动力船舶集中的优势,盐田区大力推进国际海上LNG保税加注中心建设。据统计, 2025年上半年LNG加注量达31万立方米,同比增长160%。

盐田

盐田

大鹏则聚焦“科研”。

如今,深圳海洋大学已经落地大鹏。未来,这所对标国际顶尖的高校,将剑指海洋电子信息、高技术船舶设计制造、海洋工程装备等“卡脖子”技术,不仅打造为海洋科研高地,还能联动国家深海科考中心、海洋博物馆,为前沿技术配备深海试验场、为海洋科技创新交流提供更高展示平台,更为深圳打造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提供人才储备。

滨海文旅“各有花样”

要做强做优滨海文旅,也是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题中之义。面对“如何建设世界级滨海旅游目的地”这一同题作文,前海、盐田和大鹏也都玩出了各自的新花样。

前海主攻“邮轮经济”。被认为是华南地区邮轮综合枢纽与海上门户的深圳国际邮轮母港就在前海范围内,已开通了覆盖多个国家及地区的多条邮轮航线,累计接待邮轮游客超百万人次。依托邮轮带来的可观客流,前海亦在联动低空观光、滨海商业,形成“邮轮母港+海上旅游+低空体验”的立体服务网络。

盐田正在将流量转换为“留量”。近些年,盐田多个重大文旅项目焕新亮相,小梅沙度假村海滨乐园、美高梅酒店、海洋世界等旅游新地标于去年“五一”“十一”顺利开业,去年国庆假期接待游客超10万人次,排名全省最热门景区首位。

盐田

盐田

而大鹏的“乐园经济”也指日可待。当下,深圳乐高乐园正在如火如荼建设当中,乐园周边轨道、高快速路、酒店、公园等20多个基础配套项目也正加快建设。大鹏所拥有世界级的山海景观,将和乐园的独特魅力“强强联合”,每年接近2000万人次的游客量也必将为乐园带来巨大客流。

大鹏

大鹏

纵观当下的深圳海洋经济版图,前海正以制度创新激活高端航运要素,用科技赋能智慧港口,打造海洋经济的价值高地;盐田则依托港口筑牢物流枢纽,以燃料保税加注等政策红利打通产业链关键环节,让“枢纽”成为资源流动的核心节点;大鹏以高校科研为引擎,联动全球知名文旅IP……三个区域各司其职却又紧密相连,推动深圳在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建设征程中,走得更稳、更远。

深圳海洋大学(大鹏)

深圳海洋大学(大鹏)

南方+记者 徐烜和

编辑 李定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