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日报 | 赛场外的云浮城市升级

南方+  2025-07-16 09:51

聂女士在云浮恒大城住了十多年,送孩子上学总要绕个大圈。小区侧门那条坑洼的“断头路”,雨天泥泞不堪,晴天尘土飞扬,老人孩子经过常让人提心吊胆。

如今,这条横亘在恒大城与翡翠山小区之间、十余年无人问津的小路,在第十五届全国运动会(下称“十五运会”)云浮赛区周边环境整治的浪潮中焕然一新——硬化的路面取代了碎石泥潭,步行一刻钟直达云浮市体育公园的念想终于成了现实。

随着十五运会正式开幕的日子越来越近,借助承办这一重大赛事的契机,云浮市主城区将以全新升级的面貌迎接参赛队伍和观赛者。

拆出空间

攻坚历史顽疾的“云城速度”

 “最开始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从哪里入手。”云城区相关负责人坦言,接到任务时压力如山。环市西路、世纪大道西、体育公园周边,历史遗留问题盘根错节,规划缺陷、资金短缺与紧迫的赛事筹备错综交织。

更棘手的是,眼前的工作不是修一条路、建一个公园,而是一座城的整体焕新。面对困局,云城区领导班子一头扎进基层,带着设计团队拜访老党员、老干部这些“云城活字典”,倾听他们对城市症结的剖析。思路在走访之中变得清晰起来:必须举全区之力,用超常规手段破局。

一场场“清零行动”迅疾展开。环市西路、世纪大道西旁,那些杂乱无章的铁皮棚、临时厂棚成了首要目标——依法依规清拆厂棚134间,腾退用地面积1.61万平方米。在迳口花坛转弯处,32间违建铁皮房被清理,清运废料720吨,管线迁改25条。

然而,拆除远非易事。迳口公园整治时,两个变压器的迁移卡住了进度——用地难觅、审批复杂。关键时刻,“一线工作法”显威力。云城区领导现场办公,统一召集供电、交通、属地街道和施工单位。多方联动下,供电部门迁移电箱,企业同步建设基础,一周内“硬骨头”被啃下,为后续扩路建公园扫清障碍。

空间腾退后,新生随之而来。口袋公园、便民停车场在昔日的脏乱角落生根发芽。“拆除一处脏乱、腾出一方空间、重塑一片风景”的愿景,在机械轰鸣与尘土飞扬中渐次落地。

如今,六宅村入口与六宅公园悄然变靓,农房风貌提升59间,罗石山南侧等关键地块征(收)地完成……历史疮疤被精心修复,城市肌理重获舒展的可能。

合力破题

央企公益助力的创新密码

任务重,时间紧。按常规流程,如此体量的环境整治工程至少需要18个月,而云城区耗时短短2.5个月已推进工程过半。

回顾伊始,云城区相关负责人分享,当时一道指令从市里传来:尝试“企业捐建”模式。这对云城而言,是破天荒头一遭。“当时不知道怎么做,只能一步步摸索。”云城区相关负责人回忆道。

随即,中铁二十二局的身影出现在攻坚一线。双方创新采用“央企公益助力”模式,签订捐建协议,核心优势直击痛点——“免招标、流程简、落地快”。仅此一项,省去了公开招标环节约70天宝贵时间,实现了“协议签订即开工”的闪电速度。

政策红利也被用到极致:“特事特办、容缺办理”让施工图设计得以“分项分类设计、审图、施工”,线下审核先行,后补线上流程;施工许可参照“分阶段办理”政策高效核发。此外,一个整合了工作专班、行业部门、属地街道及央企的“现场服务队”应运而生,问题在一线即时研究、拍板、解决。

高效的合力在臻汇园西门改造中展现无遗。原出入口挤在道路拐弯处,烂路难行,车辆乱停,事故频发。物业和业委会急盼改造。

工作组现场勘察,提出将出口改至正门处实现“直出”的方案。然而,关键土地权属涉及城北村委,村民起初担忧土地被无偿收回,抵触心理强烈。工作组多次沟通,阐明“美化城市、造福大家”的初衷,最终村民自行拆除了停车场围挡和闸门。更妙的是,改造后两侧新建的两个停车场交由村集体运营,既规范了停车秩序,又增加了集体收入,实现了多方共赢。

这种合力也赢得了市民发自内心的支持。在环市西路旁经营机械厂二十余年的谢先生,面对外立面整治的需要,毫不犹豫地无偿让出94平方米,几乎占到店铺面积的一半。“这是改善城市环境的行动,作为市民,当然要支持。这个变化,大家都开心。”他朴实的言语,道出了项目背后凝聚的民心。

民心所向

打通一条路背后的民生温度

环境整治的刻度,最终要由市民的脚步来丈量。对聂女士而言,那条修通的“断头路”不仅让接送孩子变得便捷安全,更是生活半径的舒展。“现在老人家和小朋友出行更安全,去体育公园散步再也不用提心吊胆了。”她感慨,这是十五运会带给老百姓“实实在在的变化和受益”。

更多细微之处的改变,悄然提升着城市的温度与安全。英伦豪城红绿灯路口那个让乘客捏把汗的公交站,迁移了百余米,群众上下车更安心;3米宽的绿化带、4米宽的辅道、3米宽的人行道取代了环市西路上裸露的明渠,行人有了安全舒适的步行空间;环市西路沿线,大塱村村民无偿提供6.3亩地支持道路建设。

“政府出了钱,地还是村民的,只是配合让城市更好看,村民自然愿意。”大塱村支书区彩银说。更让她欣慰的是,新修的辅道和人行道多为村民门前的路,让村民最先受益,“不像原先没有人行道,散步都困难”。

口袋公园的健身设施已到位,崭新的人行道上老人悠然散步,规范停车的停车场让归家之路更顺畅……这些浸润着烟火气的场景,构成了十五运会赛事最温暖的底色。在云城区,日夜兼程的赶工身影、协调矛盾的基层干部、主动让地的普通商户与村民,都在诠释着“办好一个会、提升一座城”的初心。

一线走访

罗石山生态公园即将竣工亮相

推窗即见绿,出门便是园。在云城街道岔路村委罗石村,一座依托废弃大理石石山建造的生态公园——罗石山生态公园正悄然成形。这片占地43.9亩的土地,将承载起周边居民休闲健身的新期待。

公园的诞生,源于一处饱含历史记忆的“太空岩”岩洞。岩洞内长廊幽邃,旧时被称为“太空夕照”,曾名列东安县八景。岁月流转中,这片兼具自然奇观与文化底蕴的场地一度沉寂。

如今,随着十五运会周边环境整治的推进,“云城芯韵夕映罗石”的设计理念让山体重焕生机。规划图上,25258.44平方米的公园绿地环绕着1856.77平方米的清澈水域,辅以2150.78平方米的城市道路,织就一幅望山、戏水、游田园的立体画卷。

漫步已现雏形的公园,设计巧思随处可见:入口处LOGO墙醒目亮眼,层叠的台地草阶趣味横生,水声潺潺平添灵动。核心区域的夕映广场、全龄活动场、生态农田及科普挑台,将满足市民多样化的需求。效果图中更显匠心——繁花点缀的草阶台地,乘凉区的浓密绿荫,处处彰显着生态与人文的交融。

当大理石山体披上生态绿装,当“太空夕照”的旧景融入市民日常,这座家门口的公园将成为十五运会带给云城的诗意礼物。

数读

召开专题会议或现场办公17次、出台文件方案7项

施工单提前批次42项、清拆建设263项、管线迁改30项

绘制设计效果图40处、设计效果视频3处

施工图15处、航拍图15处,推进128项施工节点有序开展施工

完成光纤、水管、电力井、通信井等迁改迁移200处

土地平整、清杂已完成作业14块,合计面积约5.6万平方米

累计清理南山河、大降水、岔路水10.1公里,翻新护栏8.7公里

依法依规清拆厂房134间,腾退用地面积1.61万平方米

结合环境整治工作需求,对7处地块进行征(收)地工作

派出检查人员149人次,抽查64次,下发整改通知书9份

口头教育占道经营行为290多宗,依法先行登记保存违规经营物品11宗

整治户外广告设施58处

修复机动车道598.6平方米、人行道路面1488平方米

修复道路标牌5处

新增绿化面积3300平方米,绿化美化提升4034米

复绿补植4500余平方米,种植塔榕等绿植8500余棵

整治工作推进情况

3月 接到任务

4月 走访“智囊团”摸索工作路径,开启整治工作

4月21日 云城区召开十五运会云浮赛区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工作攻坚克难推进会

4月24日 云城区迎十五运会云浮赛区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办公室组建完成

5月12日 全域全面开展集中清拆行动

5月22日 云城区人民政府与中铁二十二局签订框架协议

6月3日 开展第二轮集中清拆行动

6月30日 开展第三轮集中清拆行动

7月初 罗石山生态公园基本建成,整治工作进度过半

南方+记者 陈玮琪


编辑 李恺莉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