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汕头,奔涌向前

作者 辛均庆 2025-07-30 11:30

7月29日,汕头经济半年报发布,三组数据值得关注。

第一组:全市货运量增长5.1%,快递业务量累计完成21.31亿件、总量居全国各城市第7位,增长16.7%。

第二组:全市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2.7%、11.9%,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人数增长25.2%,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长6.1%。

第三组:新登记经营主体8852家,累计市场主体127855家,同比增长5.68%,其中企业16389家,同比增长9.15%。

相较去年同期,当地人流、物流、资金流等要素流动更趋活跃,企业发展预期向好。商贸之都,活力奔涌——这是2025年汕头给人们的最深刻印象。

汕头小公园人流如织、人声鼎沸,这里见证了百载商埠的历史光辉。 受访者 供图

汕头小公园人流如织、人声鼎沸,这里见证了百载商埠的历史光辉。 受访者 供图

快递业务量,是观察经济走势的“晴雨表”。

盛夏六月,走进汕头市潮南区雷岭镇,迎面扑来4.4万亩荔枝林的甜蜜芬芳。汕头市商务局电子商务科工作人员许于晴介绍,汕头今年继续深化与电商平台协作,线上线下协同发力,为雷岭荔枝打开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雷岭荔枝产量超1.5万吨,连续22年荔枝远销北美。 受访者 供图

雷岭荔枝产量超1.5万吨,连续22年荔枝远销北美。 受访者 供图

汕头市邮政管理局数据显示,在5-6月金灶杨梅、雷岭荔枝上市季,依托生鲜寄递物流体系,累计完成快递业务量25万件。

货畅其流,在制造业体现得更为明显。

在“中国针织内衣名镇”谷饶的企业车间里,数十台无缝机在工人的操作下高效运转,机器的轰鸣声不绝于耳。无缝机的针板上,纱线在高速穿梭,随着机器的运转,一件件无缝内衣、内裤等半成品逐渐成形。

位于谷饶镇的茂兴电商内衣产业园负责人陈创杰说,这里每天有超过10万件快递发出,通过全国发达的物流网络,迅速送达消费者手中。“双十一”期间,快递分拣中心每小时处理3万至5万件快递,最高日处理量可达30万至60万件。

澄海玩具选品中心。 受访者 供图

澄海玩具选品中心。 受访者 供图

如今,快递业通过入厂物流、供应链管理等新模式,与纺织服装、玩具创意等汕头优势产业深度融合,成为支撑实体经济发展和制造业当家的重要力量。

据了解,继2022年首次冲进全国前十后,汕头一路稳居中国快递业务量“前十城”榜单。

快递业不断跑出新速度,成为汕头坚持“工业立市、产业强市”,以贸促工、以工兴贸、工商并举的生动注脚。

经济活力,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不仅来自一件件快递包裹,还来自一趟趟满载而归的美食之旅。

先看“流量”:上半年,汕头全市客运量、旅客周转量分别增长2.7%、11.9%;具体到铁路:全市铁路客站旅客吞吐量达875万人次,增长17.74%。

再看“留量”:住宿设施接待过夜游客人数增长25.2%,限上住宿业营业额增长6.1%。

汕头卤鹅的知名度持续攀升,成为卤味市场的一匹黑马。 受访者 供图

汕头卤鹅的知名度持续攀升,成为卤味市场的一匹黑马。 受访者 供图

透过一个个“流动”数据,我们看到的是:奔腾的经济脉动和城市活力。

汕头,变得越来越有“逛头”。

入选“网红城市”潜力榜十强,小公园入选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聚集区,南澳获评“中国最美生态文化旅游名县”,妈屿岛获批国家4A级旅游景区……汕头用“好吃、好玩、好看”的游客新体验,让流量化为口碑。

南澳岛“彩虹海”里,五彩斑斓的环保浮球在阳光映照下闪烁光芒。 受访者 供图

南澳岛“彩虹海”里,五彩斑斓的环保浮球在阳光映照下闪烁光芒。 受访者 供图

和美花海生态园、红花小镇、陈慈黉故居等热门景点游人如织,珑悦、竹宅小院、古榕居等酒店、民宿每日爆满,见龙农庄、JOJO农场、金佳顺等农家乐一位难求……以“顶流镇”澄海隆都为例,辖内农文旅融合的特色园区串珠成链,打造3条精品路线,勾勒出全域精品旅游的精美画卷。仅今年“五一”假期,隆都镇接待游客逾32万人次,总营业额超1600万元。

澄海区隆都镇抓住了市场需求,整合特色资源,打造高品质的乡村旅游线路。 受访者 供图

澄海区隆都镇抓住了市场需求,整合特色资源,打造高品质的乡村旅游线路。 受访者 供图

汕头,变得越来越有“奔头”。

加快融入粤港澳大湾区“两小时经济圈”,“轨道上的汕潮揭”渐行渐近,汕潮揭三市社保、医保、住房公积金“同城化”服务再升级……汕头通过“软”服务厚植“硬”实力,让口碑化为“留量”,城市吸引力越来越强。

数据显示,2023年以来,汕头市外户籍购房人占总人数的比例为23%,以在汕就业的刚需购房型、养老与教育资源需求的改善型、旅居投资型等人群为主。

新建汕头站一期站房航拍图。 受访者 供图

新建汕头站一期站房航拍图。 受访者 供图

汕头,变得越来越有“买头”。

用好新一轮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发展首发经济和网红经济,每月举办演唱会,打造新兴国际会展名城,贯通海滨路东延全线、进一步优化城市空间和交通格局……汕头通过加快建设区域消费中心城市,持续激发经济活力。

上半年统计数据显示,全市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增长4.8%,海滨路东延沿途楼盘5月份住宅成交面积2.45万平方米,环比增长8.5%;消费品以旧换新加力扩围,限额以上单位通讯器材类、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零售额分别增长236.3%、310.6%;新能源汽车零售额增长4.0%。

“从项目的前期接洽、战略签约,到今天的盛大开工,各级政府部门展现出‘店小二’式的务实高效服务,让我们真切感受到了汕头亲商、重商、安商、富商的浓厚氛围和实干精神。”

6月25日,伴随着工程车辆的阵阵鸣笛声,汕头(高新区)万洋科技城项目正式开工。聊起为何持续选择汕头、投资汕头,万洋集团总裁吴建明在现场有感而发。

这家来自浙江温州的“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此前在汕头投资近百亿元建设三座“万洋众创城”。作为落定汕头的“第四子”,汕头(高新区)万洋科技城项目规划用地400亩,一期工程占地246亩,总投资额达20亿元。

国家级功能区和创新发展平台华侨试验区。 受访者 供图

国家级功能区和创新发展平台华侨试验区。 受访者 供图

营商环境好不好,企业“用脚投票”。外地企业看好汕头,与这里浓郁的商贸氛围、良好的产业生态不无关系。

让一流营商环境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强“磁场”、最亮“名片”、最响“品牌”——不久前召开的汕头全市营商环境建设大会,向外界传递出强烈而坚定的决心和意志。

营商环境好,企业才能发展得好,产业才有澎湃动能。

上半年,汕头全市产业转型升级持续推进,工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45.8%,比去年同期提升3.6个百分点;玩具创意产业投资增长10.1%。全市民间投资居全省第8位,总量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65.1%。新落地投资额5000万元以上的产业项目94个,投资总额264.27亿元,增长6.18%。

南澳勒门Ⅰ扩建风电场目前已全容量并网发电,成为汕头第三个建成投产的海上风电场。 受访者 供图

南澳勒门Ⅰ扩建风电场目前已全容量并网发电,成为汕头第三个建成投产的海上风电场。 受访者 供图

信心,来自数据,更来自持续发力。

在汕头南澳岛的蔚蓝海域上,116台海上风机迎风转动,源源不断地向陆上传送绿色电能。截至上半年,汕头已建成3个海上风电场,总装机容量约120万千瓦。产业跃升,非一日之功。2017年,汕头拉开海上风电产业发展序幕,如今已发展成为新能源主导产业。

十五运将于11月9日至21日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汕头将承办竞技体育组冲浪赛事。 受访者 供图

十五运将于11月9日至21日在粤港澳大湾区举行,汕头将承办竞技体育组冲浪赛事。 受访者 供图

绿能向上、货流向上、人流向上,进而是信心向上——透过这些“新”现象,直击“流动汕头”,我们看到一幅不断释放潜力、奔涌向前的新图景。

南方+记者  辛均庆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编辑 肖俏
校对 居伟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