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面对基孔肯亚热,佛山市顺德区开展“全域灭蚊”行动。在防控灭蚊与环境优化的双重需求下,顺德区委社会工作部组织开展“防疫‘新’力量”行动,充分发挥新就业群体“走千条路,进万家门”的职业优势,发动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化身为“移动宣传员”“流动哨兵”,暖新驿站筑起“后勤补给站”,在灭蚊战场上打造一道“流动防线”。
顺德全区的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驿站、暖新驿站等向新就业群体开放。 南方+ 欧阳少伟 拍摄
顺德全区的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驿站、暖新驿站等向新就业群体开放。 南方+ 欧阳少伟 拍摄
新就业群体成为了顺德防控知识的 “移动传递站”。顺德区委社会工作部、十个镇(街道)“两新”组织党工委携手各大外卖配送站点、快递站点、物流园区等,为外卖骑手、快递小哥、网约车司机配备预防基孔肯雅热宣传单,发动他们在工作同时开展防控宣传。目前,已发放宣传单6000余份。手边的“健康速递”,既缓解了基层人力不足压力,也让防疫宣传跳出传统“大喇叭”模式,融入到居民日常生活场景,实现“服务到户、知识到人”的精准触达。
顺德新就业群体成为防控知识的 “移动传递站”。 受访者供图
顺德新就业群体成为防控知识的 “移动传递站”。 受访者供图
不仅是宣传员,他们更化身社区治理的 “流动哨兵”。 在顺德,新就业群体还有“社区观察员”的新身份,他们在配送途中留意积水死水、卫生死角、垃圾堆积等蚊虫孳生“黑点”。
结合24小时快速响应机制,新就业群体们通过“随手拍+实时传”,将问题照片与位置信息通过“行走顺德 美化家园”小程序或专属工作群实时反馈,助力提升基层防控灭蚊效率。新就业群体们还用“移动视角”填补基层排查的盲区,将分散的个体汇聚成治理合力,“流动的身影”正成为社区环境优化的“加速器”。
暖心服务则为这份参与注入持久动力。 为推动新就业群体从“被动参与”转为“主动投入”,顺德全区的党群服务中心、红色驿站、暖新驿站等向新就业群体开放,为他们提供休息、就餐、饮水等暖心服务,形成“服务群众-获得支持-反哺治理”的良性循环。
■相关
农夫山泉向顺德捐赠超7万瓶爱心水助力抗疫
7月29日上午,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通过顺德区委社会工作部,捐赠3000箱(超7万瓶)总价值9万元的矿泉水,专项支持一线志愿者的防控工作。捐赠仪式在乐从医院举行,区委社会工作部、区慈善会、乐从医院等单位代表到场见证。
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捐赠3000箱总价值9万元的矿泉水,专项支持一线志愿者的防控工作。 受访者供图
农夫山泉股份有限公司捐赠3000箱总价值9万元的矿泉水,专项支持一线志愿者的防控工作。 受访者供图
近期,顺德持续强化登革热、基孔肯雅热等蚊媒传染病防控,高温天气下一线抗疫物资需求激增。农夫山泉主动联系表达支援意愿后,区委社会工作部迅速统筹对接北部三镇(陈村、北滘、乐从)及6家医院(含3家区属、3家镇属),确保物资精准送达急需区域。
这批物资将重点发放给户外蚊媒消杀人员、社区防疫志愿者及医疗机构高风险岗位医护人员。“爱心企业的支持既鼓舞士气,也提供了实在的后勤保障。” 乐从医院院长陈锦泳说。
农夫山泉佛山区域代表张丹彤表示,作为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希望通过物资向一线人员致敬,后续也将奔赴社区支援防控工作。
现场,区委社会工作部部长陈伟成向企业颁发感谢状时指出,农夫山泉的善举彰显了企业担当与公益情怀,在关键时期为基层防控人员提供支持,提振了全社会共克时艰的信心。社会工作部将持续搭建爱心平台,优化公益资源对接,凝聚更多力量守护市民健康。
据悉,顺德已发动超10万人次志愿者参与防控,部分 “两新” 组织输送的防暑防蚊物资超30万元,惠及大批一线工作者。
采写:南方+记者 欧阳少伟
通讯员 刘一入 梁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