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漠阳江的粼粼波光到鹅凰嶂的巍峨轮廓,童谣《春州谣》里藏着春州的日月山川,家乡方言的声音密匙。
2025年岭南童谣传唱征集活动“湾区童谣之星”第六期,邀请《春州谣》词曲作者谭明来讲述如何用童谣形式构筑醉美家乡,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通过孩子们清澈的咏唱润物无声。
童谣绘就阳春美景长卷
《春州谣》是谭明创作的《春州组歌》系列中的一个作品。《春州组歌》系列历时二十载,凝聚了阳春文艺工作者扎根乡土的恒心:从2006年"乡村振兴"启程至"百千万工程"时代,谭明以《再见漠阳江》《春州山妹子》等十部作品编织成全景式展现绿美阳春的组歌。此次《春州谣》由音乐人姜先胜担纲合唱编配与指挥,彭业珍、吴妍贤两位教师负责艺术辅导,伍世捷完成编曲,摄影师黄国洲掌镜MV制作,并得到了阳春市妇联和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的大力支持。
作品以童声合唱为底色,创新融合普通话演唱与阳春白话方言念白,通过三音节词组为主干的韵律设计(如"漠阳江""鱼王石""孔雀石"),嵌套四至九音节的节奏变化,形成"整散结合"的诗意结构。歌词如写意长卷,四重层次渐次铺展:首绘漠阳江串联的"云灵高,西山长"地理脉络;再列石林、鹅凰嶂等自然奇观;三唱马水橘、春砂仁等风物珍宝;终章落笔"江两岸,灯璀璨"的现代城乡画卷。
方言念白激活乡愁记忆
MV制作中一段"意外插曲"折射文化传承深意。原普通话念白在艺术辅导老师吴妍贤提议下改为阳春白话,却遭遇现实困境:新一代儿童生活已被普通话全面覆盖。团队历经多轮测试,方甄选出方言发音达标的小演员,辅导教师们一字一句打磨"漠阳江波浪宽"的乡音韵脚。
这份执着换来动人回响:合唱团小潘同学痴迷到"两个声部都想唱",孩子们将歌中"桃金娘""崆峒山"等意象化作日常谈资,争相探访家乡胜地;MV传播后更掀起传唱热潮——文艺汇演中频现童声版《春州谣》,广州一位阳春籍祖母特意为两岁孙辈播放方言片段启蒙乡音。当普通话普及使纯正阳春白话童声稀缺,方言念白成为唤醒文化基因的密钥。
歌谣架起文化自信之桥
《春州谣》的创作实践为地方童谣提供鲜活范本。谭明在创作谈中强调:"谣"的本质是口头吟诵的韵律艺术,因而刻意分离唱诵声部:六段主歌旋律穿插两段方言念白,形成歌谣交织的复调美学。在"普通话主导"时代,作品证明乡土题材具有强大吸引力——当童谣描绘儿童熟悉的"桑田鱼米""东湖银月",文化认同便自然生长。
姜先胜在排练中发现,控制童声"自然纯真"特质需引导孩子想象家乡山水,让艺术表达扎根情感沃土。
团队深悟:童谣既能通过"绿美阳春"的意象灌注时代精神,更能以方言为舟、乡情为桨,在少年心中筑起"文化自信"的基石,为"百千万工程"培育未来的乡土守护者。
《春州谣》用三音节词凝练春州魂韵,借童声合唱传续方言血脉,为城市化浪潮中的地方文化传承点亮一盏清亮的灯。
春州谣
词曲:谭明
演唱:阳春市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公益童声合唱团
选送地区:阳江市
推荐单位:阳江市文明办、阳春市文明办



【歌词】
漠阳江 波浪宽,水迢迢 出海洋;玉溪水 藏洞天,凌霄壮美奏华章。
云灵高 西山长,东湖月 泛银光,宝塔美 山之巅,桃金娘花满山岗!
阳春三月,我的家乡,百里山川水墨是画廊;
千年高流美名传,春砂美酒醉人万里香!
春泉暖 荷塘香,石林美呀油菜黄;鱼王石 看夕阳,一江春水向南方!
鸡笼山 花烂漫,钩髻顶 云苍茫;鹅凰嶂呀白水飞,杜鹃山茶红山涧!
孔雀石 有宝藏,马水橘 似蜜甜,蚕儿肥 猪苗壮,桑田农家鱼米乡;
江两岸 灯璀璨,芒果街 繁花放;崆峒山 多吉祥,天佑春州万年长!
阳春三月,我的家乡,百里山川水墨是画廊;
千年高流美名传,春砂美酒醉人万里香!
春砂美酒醉人万里香!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