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川23万余亩稻浪翻滚,颗粒归仓迎丰年;东源万架无人机耀夜空,刷新纪录惊世界;连平鹰嘴蜜桃文化周启幕,520.5克“桃王”亮相。从传统的农业丰收到前沿的科技盛宴,从甜蜜的鹰嘴蜜桃文化周到火热的招商现场,过去一周,河源市各县区立足资源禀赋,多点发力,在推动农业现代化、文旅产业升级和城乡面貌改善等方面,奋力跑出 “百千万工程”深入实施加速度。
龙川县
23万余亩早稻,喜迎丰收
眼下龙川县田间地头一派繁忙景象,全县23.47万亩早稻,陆续进入收割期,大片的稻田里金灿灿的稻穗随风摇曳。当前,龙川各镇正根据早稻成熟情况错峰组织收割,确保颗粒归仓。据了解,今年龙川早稻种植面积23.47万亩,得益于适宜的气候条件和科学的种植管理,早稻长势良好,从收割情况看,全县早稻亩产较往年稳中有升。
东源县
科技文旅融合,万架无人机闪耀万绿湖夜空
7月9日晚,河源市东源县万绿湖景区举行超大规模无人机灯光秀表演,11198架无人机同时升空编队,成功挑战“最多无人机同时飞行”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这场集合科技、文化与艺术的盛宴为河源市民及海内外游客带来震撼的视觉体验。万架无人机在空中编织出六大主题画面。其中,“生态长卷”画面将通过卷轴展现万绿湖30年发展历程,从1995年到2025年,大坝、水流、珍稀动物等元素生动呈现生态保护成果,结尾的“生命之树”更是象征着绿色发展的新生力量。
紫金县
深挖特色文化,赋能典型镇培育
紫金县深入挖掘客家文化、红色文化、茶文化、温泉文化等资源禀赋,积极探索以特色文化赋能镇域经济、圩镇风貌提升和基层治理的创新路径,推进典型镇建设。其中,苏区镇、龙窝镇、九和镇在城乡风貌、镇域经济、乡村治理、资源活化、非遗传承等方面均取得不俗成效。
龙窝镇在全市首创“文明积分银行”,将垃圾分类、庭院美化等纳入积分管理,通过“小积分”兑出“大文明”,成功获评省乡村治理示范镇。苏区镇以红色文化为主题,统一圩镇主街建筑外立面风格,主街106栋建筑改造协议实现“一夜签、零障碍”,推动圩镇旧貌换新颜,群众满意度达98.6%。九和镇以温泉彩绘、主题灯箱等方式点缀镇容镇貌,在主干道沿线增设温泉特色产业主题灯旗300余套,成功入选省级乡村旅游精品路线。2024年该镇温泉游客达30万人次、收入约1.2亿元,旅游热度持续攀升。
连平县
蜜桃搭台,经贸唱戏
7月12日上午,“南国桃源 甜蜜的事业”2025连平鹰嘴蜜桃文化周暨南山·连平招商推介会在河源市连平县上坪镇启幕。活动当天,共5个招商项目签约落地,涉及家具、体育用品、食品加工、农业生物科技等产业,计划投资总额9.9亿元;预计年产值9.35亿元;年税收2320万元。产自上坪镇小水思源果园、由上坪镇小水村种植户谢志超选送的鹰嘴蜜桃,以单果重520.5克脱颖而出,摘得“桃王”桂冠。活动当天,世界创新大会组委会授予连平鹰嘴蜜桃“创新农产品和全球名优水果”荣誉称号。
和平县
水稻新品观摩,助力丝苗米产业发展
7月8日,2025年广东水稻新品种示范展示评价现场观摩会在和平彭寨镇西长村举行,对优质水稻新品种进行系统试验和评价,做好良种良法引进推广工作,促进和平县丝苗米产业发展。
近年来,和平县积极推进丝苗米省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通过政策扶持、技术创新等举措,推动丝苗米产业全链条发展。今年,该县良种繁育场组织实施了45个广东水稻新品种的示范展示评价及试验种植工作,将进一步促进水稻品种更新换代,提升丝苗米品质和产量,助力全县丝苗米产业迈上新台阶,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农业强县目标注入新动力。
江东新区
提升城市能级,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
7月9日,江东新区主要领导先后前往河紫路老码头停车场、和平村三角地、中骏世界城、华南师范大学附属河源江东星河学校等地,调研并听取城乡风貌管控提升、河紫花园项目建设、胜利村集体经济项目规划、商业综合体运营以及学校办学招生与教育配套建设等情况,并主持召开座谈会,强调要聚焦城市能级提升,坚定发展信心,抓好经济发展,强化要素保障,筑牢安全底线,强化党建引领,加速实现“绿色崛起示范区产城融合标杆”高质量发展目标,奋力打造高质量发展标杆。
整理:南方+记者 黄敏立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