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丨更丰盈 更欢腾 更兴旺

南方农村报  2025-09-22 19:29

9月22日,在第八个“中国农民丰收节”到来之际,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广大农民和工作在“三农”战线上的同志们致以节日祝贺和诚挚问候,强调努力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共同奔向中国式现代化的美好未来。

作为改革开放前沿地,广东始终把“三农”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农业农村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今年,围绕“庆农业丰收 享美好生活”的活动主题,广东将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庆祝丰收活动,展现全省上下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下简称“百千万工程”)以来的“三农”发展新成就,为推动实现农村更丰盈、生活更欢腾、乡村更兴旺注入了强大动力。

推动实现农村更丰盈,要以产业振兴为基石,既丰物质,又丰精神。产业是农村发展的根基,是农民增收致富的关键。粮食产量连续稳定在1200万吨以上,“粤字号”农产品品牌影响力持续扩大,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突破8000亿元。11个国家优势特色产业集群、22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84个农业产业强镇,为全省乡村特色产业发展注入强大动能。“农产品12221市场体系建设”大放异彩,荔枝、菠萝、柑橘、海鲜等特色佳品借助电商直播、产销对接等创新模式,跨越田间地头,畅销大江南北。乡村文化蓬勃发展,“村BA”“村超”“村晚”等“村字号”文体活动精彩不断,农民群众物质精神双丰收,口袋脑袋皆富足。

推动实现生活更欢腾,要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带动生活品质全面提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6729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缩小至2.31:1。广东深入开展“粤菜师傅”“广东技工”“南粤家政”三项工程,助力农民技能就业、致富。2024年,全省派出驻镇帮镇扶村单位7174个,超8000名干部和9000多名专业人员下沉一线,推动城乡要素双向流动。农村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持续改善,农民笑容成为南粤最美风景。丰收节期间,金秋消费季、农家美食汇、农业嘉年华等系列活动精彩纷呈,农产品产销两旺,农民丰收成果实实在在。

推动实现乡村更兴旺,要以宜居宜业为目标,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深入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广东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作为“百千万工程”的基础工程和民生工程,全域推进农房风貌管控提升、村庄清洁行动、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超97%,特色精品村、美丽宜居村如雨后春笋,珠三角“城中村”蝶变新生,粤东西北乡村旧貌换新颜。数字乡村建设提速,农村5G网络、快递物流、宽带入户基本实现行政村全覆盖,智慧农业、数字治理、远程医疗走进寻常百姓家。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深入人心,生态农业、绿色种养、循环发展模式广泛推广,南粤乡村真正实现“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丰收节每年只有一次,但乡村振兴的征程永无止境。在广东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我们要以丰收节为契机,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凝聚起全社会关注农业、关心农村、关爱农民的强大力量。让我们以丰收为号角,凝聚万众之力,乘势而上、砥砺前行,全力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在南粤大地上绘就兴农新画卷,让广大农民的生活如荔枝般红火、如稻穗般饱满,以累累硕果喜迎新中国成立76周年!

作者:王猛

编辑 杨雪2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