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是否听说过“硼砂”?
这个看似陌生的化学物质,
可能正悄悄潜伏在一些日常食品中,
从牛肉、肉丸到凉皮、粽子,
都可能成为其“伪装”的载体。
硼砂
硼砂
硼砂毒性较强,人体摄入后会在胃酸作用下转化为硼酸,难以排出体外。长期摄入可引起食欲减退、消化不良,严重时导致呕吐、腹泻、休克甚至死亡。对生殖、发育和内分泌系统也有损害。成人中毒剂量仅为1-3克,婴儿致死剂量低至2-3克。因此,我国明确禁止将硼砂用于食品生产。
真实案例:牛肉中添加硼砂,西区一商户获刑并终身禁业
2024年9月,西区市场监管分局、食品药品监督所联合公安分局对某牛肉档开展检查,发现其销售的牛肉中竟添加了硼砂。检测结果显示,两份牛肉样本中硼砂含量分别高达16.9mg/kg和50.0mg/kg。
2025年7月,中山市第一人民法院依法判处该商户有期徒刑八个月,缓刑一年,并处罚金五万元。2025年9月,西区街道将案件线索移送中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后续该商户将被依法处以终身禁止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不得担任食品安全管理人员。
哪些食品易被添加硼砂?如何辨别?
常见可能非法添加硼砂的食品包括:
肉类:猪肉、牛肉等口感异常滑腻,色泽偏深,有时可见白色粉末;
面制品:饺子皮、面条等久煮不烂,湿水后手感滑腻;
豆制品:腐竹韧性大、不易霉变,泡水后浑浊、有沉淀;
粽子:米粒不粘叶、嚼劲过强;
凉皮/凉粉:表面过于黄亮,不易碎裂。
辨别方法:
摸:手感滑腻或有粉末残留;
看:颜色异常鲜亮、质地过分筋道;
闻:略带碱味;
试:可用pH试纸测试,变蓝则可能含硼。
法律严厉禁止,违法代价巨大
依据《食品安全法》和《刑法》,添加硼砂等非食用物质:
一经发现,尚未构成犯罪的,将面临高额罚款、没收违法所得、吊销许可证等;
构成犯罪的,以“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追究刑事责任,最高可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乃至无期徒刑;
因食品安全犯罪被判刑者,终身不得从事食品生产经营管理工作。
食品安全
直接关系每个人的健康
我们呼吁所有经营者:
守法经营、杜绝添加,
不要以身试法!
同时也提醒广大市民:
购买食品请选择正规场所和品牌
对异常弹性、韧性和色泽的食品
提高警惕
如发现违法线索
请立即拨打12315热线举报
西区街道将持续强化监管与抽样检测,对食品安全问题“零容忍”。让我们携手,守护您我“舌尖上的安全”!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