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27日,日本东京,高市早苗(左)和岸田文雄(中)一起庆祝石破茂(右)当选自民党总裁。(视觉中国/图)
▲2024年9月27日,日本东京,高市早苗(左)和岸田文雄(中)一起庆祝石破茂(右)当选自民党总裁。(视觉中国/图)
最被舆论看好的日本自民党新总裁人选是高市早苗和小泉进次郎两人。两人无论谁当选,都会创造日本政治的新纪录,第一位女首相或者最年轻的首相,都象征着日本政治的深刻变化。
本文首发于南方周末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文|唐奇芳
责任编辑|辛省志
2025年9月7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召开记者招待会,宣布辞去自民党总裁职务。按照日媒报道的最新日程,自民党将于9月22日正式发布新总裁选举的公告,并于10月4日进行投票,选出新一任总裁。至此,延宕月余的石破茂去留问题终见分晓,“后石破”时期来临,自民党与日本政治又站在一个新的路口。
1
遭党内“逼宫” 石破茂被迫辞职
在9月7日的记者招待会上,石破茂对此时宣布辞职的原因进行了解释。他说:“(参议院选举等)选举结果的责任在于作为总裁的我。在有关美国关税措施的谈判告一段落的今天,我决定为后进让路。”同时,石破茂还表明了不参加新总裁选举的意向。这个表态显得冠冕堂皇、高风亮节,跟7月坚决否认自己应该为参议院选举失败负责的那个石破茂简直判若两人。
石破茂的这个表态应该是违心的。在过去的一个多月中,他一直都表现出强烈的连任愿望。这集中体现在石破茂努力展现其内政外交政绩上。对内,他反复强调将在秋天制定新的经济政策,应对物价高涨和美国关税措施。对外,他一直马不停蹄地与美国交涉,敦促特朗普推动美日关税协议的落实。石破茂想以此显示其长期执政的能力,也确实收到一定效果。7月以来,石破内阁支持率不断回升,最新民调结果为37.7%,比8月上升了0.9个百分点。同时,49%的受访民众认为石破茂不应该因为参议院选举失败而辞职,认为他应该辞职的只有41%。
但是,自民党内“倒石破”的势头却与日俱增。越来越多的议员要求提前进行总裁选举,其中包括麻生太郎和远藤利明等元老级人物。甚至连石破内阁的法务大臣等阁僚,都公开“造反”。自民党原本计划在9月8日进行是否提前开始总裁选举的“意见确认”(即投票)。征求意见的对象,包括除参众两院议长以外的295名国会议员和47个都道府县的地方党部,合计342票。如果同意的票数达到过半数的172,就将举行新总裁选举。
根据日媒截至9月7日零时的统计,要求提前选举的议员和地方党部总数为151,比8月下旬的调查增加了五十多票。不要求提前的仅有47票,与8月下旬持平。其余共计144票尚持保留态度。若9月8日如期进行意见确认,超过半数几乎是必然的。
雪上加霜的是,自民党干事长森山裕等党内主要干部相继表明辞意,石破茂压力更大、困境更深。为了绝地破局,他开始考虑使用首相权力的“杀手锏”——解散众议院、提前大选。随着9月8日的迫近,石破茂亲自向部分议员传达可能解散众议院的想法,试探党内反应。然而,这一试探引起了激烈反对。资深议员纷纷批评石破茂冒天下之大不韪、“这样做的话是反党行为”,年轻议员则举行聚会集体声讨反抗。就连反对党都看不下去了,立宪民主党党首野田佳彦斥责此举“没有大义”,国民民主党党首玉木雄一郎直言石破解散众议院纯粹是为了一己之私。
石破茂的最后挣扎反而加速了其辞职的脚步。9月6日晚间,自民党副总裁菅义伟和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与石破茂在官邸举行会谈。两人从保持自民党团结的角度出发,敦促石破茂自发辞职。菅义伟是石破茂政权的关键后盾,小泉进次郎是自民党少壮派的代表,这次会谈堪称对石破茂的“致命一击”。
目前来看,石破茂自行辞职可能是最妥善的退身之路。无论被党内投票强制下台,还是孤注一掷解散众议院,石破茂都注定失败,而且会成为整个自民党的敌人,身败名裂。自行辞职的石破茂,保全了自己和自民党的体面,作为前首相还将享有党内的尊重和影响力。
2
后石破时代,日本政治右倾化加剧
“后石破”的总裁之争号角吹响,上场选手估计还是上届的老面孔:前经济安全保障大臣高市早苗、农林水产大臣小泉进次郎、官房长官林芳正、前经济安保大臣小林鹰之、前自民党干事长茂木敏充等。其中最被舆论看好的是高市和小泉两人,他们在上届选举中与石破茂同列前三名。
高市早苗是立场鲜明的激进保守派。她的政策核心是修宪和扩军,强烈要求修改宪法第9条,将自卫队更名为“国防军”,提倡增加防卫费和推进先进装备的研发,主张日本要拥有“敌方基地攻击能力”。为实现这一目的,她主张通过“积极财政”建立不减税而增税的“强大经济”,经济实力将成为巩固国家安全的基础。她的鹰派政策得到党内强硬派的大力支持,也获得保守色彩浓厚选民的拥护。随着日本政治加速保守化,其优势愈发突出。
2024年9月7日,日本东京,小泉进次郎(右)在银座中心呼吁市民支持他参选。(视觉中国/图)
2024年9月7日,日本东京,小泉进次郎(右)在银座中心呼吁市民支持他参选。(视觉中国/图)
小泉进次郎最大的魅力在于创造“新日本”的变革承诺。来自其父的高知名度和高超的媒体应对能力,以及贴近年青一代价值观的姿态,使他对厌倦现有政治的选民具有一定吸引力。小泉的政策重点是扩大个人的选择,“不要拘泥于旧的习惯和结构,每个人都可以选择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比起具体的政策,他更像以“新颖”“容易亲近”等象征性价值获得支持的新型民粹主义领导人。因此,小泉的选民基础主要是年轻人,在大学生中的支持率尤其高。同时,小泉进次郎的右倾程度不容忽视。他多次在敏感时期高调参拜靖国神社,包括刚刚过去的日本战败80周年。
乍看起来,高市和小泉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政治家,但又具有深层的共性。他俩无论谁当选,都会创造日本政治的新纪录,第一位女首相或者最年轻的首相,这象征着日本政治的深刻变化。另一方面,他俩无论谁当选,日本政治都将难以遏制地进一步右倾化、激进化。
自民党新总裁选出后,日本国会也将选举新首相。鉴于自民党和公明党执政联盟在参众两院均处于少数,新自民党总裁并不一定就是下一任日本首相。理论上,在随后举行的国会首相选举中,如果立宪民主党、国民民主党等主要在野党达成广泛一致,推出在野党首相人选,自民党就会失去组阁权。不过,7月参议院选举后,日本在野党格局更加“碎片化”,很难达成广泛一致,出现“政权轮替”的可能性不大。因此,自公联盟利用席位相对多数获得组阁权的可能性仍然更大。
(作者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研究员,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