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宁市合水镇打出护水治水“组合拳”,全力守护“生命之库”

南方日报 南方+  2025-05-14 16:16

堤锁江流、百里湖山仙入境;树环宝塔、四季佳果橘占先。位于兴宁合水镇的合水水库,是兴宁市县级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担负着城区几十万人的饮用水供给和耕地灌溉的重要任务,是兴宁人民的“生命之库”。

水源保护至关重要,刻不容缓。

近期以来,合水镇以党建为引领,积极探索党建与水库水源保护深度融合新路径,创新实施“党组织推动、党员带动、党群联动”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党建红’引领‘合水清’——我为水源保护出点力”系列活动,通过完善责任体系、强化宣传监督、持续综合整治,打出了“清、拆、巡、宣”护水治水的“组合拳”,绘就了“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新画卷。

兴宁市合水镇扎实开展“‘党建红’引领‘合水清’——我为水源保护出点力”系列活动。图为合水水库。陈建军 摄

兴宁市合水镇扎实开展“‘党建红’引领‘合水清’——我为水源保护出点力”系列活动。图为合水水库。陈建军 摄

完善机制▷▶

织密水源保护“责任网”

拥有合水水库三分之二水岸线的四五村,因被水库环绕,村内山清水秀,环境优美。

沿着水岸线行走,清澈的河水一望无垠,阳光洒在水面上,波光粼粼,宛如无数颗碎钻在闪烁。清澈见底的水面仿佛一面巨大的镜子,将蓝天白云与周围的青山绿树倒映其中,不时能看到鱼儿在水里欢快地游走。

四五村党支部书记曾智勇介绍,村里组织了村两委干部、村党员及村民小组长、驻村组成员等组成的巡查队,每天两次对水岸线进行巡查,对在水库钓鱼、捕鱼、游泳等违规行为进行劝阻,同时对过路群众进行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的宣传。

“合水水库是全市人民的饮用水源地,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共同维护好水库的良好环境和生态系统。”曾智勇说,村党员的参与提升了巡查队伍的威望,在巡查劝导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合水镇党委政府深知,在水源保护工作中,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镇党委积极响应上级关于全面推行河湖长制的工作部署,以党建为抓手,精心谋划、迅速行动,构建起一套严密的责任体系。

根据实际情况,合水镇科学优化设置了18名镇级河长、20名村级河长。镇级河长每月至少巡查三次,村级河长每周至少巡查一次,河道网格员更是每日至少巡查一次。这就如同为合水水库流编织了一张细密的“管护网”,确保进库水源从源头上得到保障。

与此同时,合水镇党委定期召开水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分析研判水库水质状况制定针对性的治理措施。通过责任到人,层层包干,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实现河湖管理常态化、规范化。

为有效保护合水水库,合水镇党委组建了四支巡查队伍:村(社区)“两委”干部日常巡查队伍、值班组夜间巡查队伍、党员志愿服务队伍以及部门联合巡查队伍。他们各司其职,相互配合,形成了一张全方位、多层次的巡查监管网络,严厉打击电鱼、捕鱼、钓鱼等违规行为,让任何破坏水源的行为都无处遁形。

综合整治▷▶

打响水源保护“攻坚战”

68岁的陈晋辉不仅是一名老党员,还是五联村一名退休村医。退休后的他仍热心于村庄建设,主动加入到五联村组建的合水水库巡查小组中。

多年前也曾养殖过鸭子的他,得知畜禽养殖对水源的影响后,主动停养,为周边村民树立了榜样。他还与村两委干部、村民小组组长走家串户,详细讲解相关政策。

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的养殖户意识到保护水源的重要性,纷纷加入到整改行动中。

畜禽养殖整治是守护水源的重要一环。合水镇主要领导以身作则,多次深入一线,挨家挨户耐心讲解相关政策。

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库区畜禽养殖整治成效显著,生猪养殖减栏1800多头,养殖户减少18户,从源头上大幅减轻了水库的污染负荷。

曾经,合水水库部分库湾被围堤隔断,水系不畅,影响了水库的生态循环。为了打通水系,激活水库的“生命力”,镇党委积极配合推进库湾围堤拆除工作。

镇村党员干部主动请缨,冲锋在前。拆除工作并非一帆风顺,部分围堤年代久远,拆除难度较大,而且还涉及到一些群众的利益问题。

但是,党员干部们不畏艰难险阻,他们挨家挨户做工作,耐心向群众解释拆除围堤对改善水库生态环境的重要意义。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成功拆除围堤15处,清理整治“四乱”问题2个,实现了库湾库区水系的顺畅联通。清澈的湖水在库区间自由流淌,重新焕发出勃勃生机。

为进一步修复水生态平衡,镇党委积极发动党员干部、群众捐款,配合上级开展增殖放流活动,增殖放流2万余尾鱼苗。这些鱼苗在水库中茁壮成长,成为了净化水质、维护生态平衡的“小卫士”。

一套综合整治的“组合拳”,对水库生态环境进行全方位治理,还合水水库一片清澈。

形成合力▷▶

奏响水源保护“协奏曲”

在合水水库水岸线旁,时常能看到党员干部及身着红色马甲的志愿者,正清理水面漂浮物和岸边垃圾。

以主题党日实践活动为契机,合水镇组织镇机关及水库周边村(社区)党支部开展“河小青”“护库行动”等志愿服务活动。

560余名党员干部群众化身“环保卫士”,积极投身清淤清漂清垃圾行动,清理库岸垃圾3吨、移除不合理放置垃圾桶20个,打捞水面漂浮物500余公斤,库区周边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看到这么多党员干部都在为保护环境出力,我们老百姓也不能落后。参与这样的活动,既锻炼身体,又为家乡的环境贡献了力量,感觉特别有意义。”参与志愿服务活动的陈阿姨笑着说。

水源保护,人人有责。合水镇政府深知,只有发动广大群众积极参与,才能形成强大的合力,让水源保护工作取得持久成效。为此,镇党委通过多种方式,引导群众共同参与到水源保护中来。

为激发群众参与水源保护的激情和动能,库区周边村通过邀请党员队组长、村民代表召开动员大会,统一思想认识,强化模范带头作用,以实际行动带动周边村民积极参与到水源保护中来。

在库区周边村路口、党群服务中心宣传栏等显眼位置,村干部张贴了《关于禁止在合水水库钓鱼、非法捕鱼的公告》,并在库区沿线树立11个禁捕宣传标识牌,大力宣传水源保护相关政策法规。

同时,合水镇党委组织党员志愿者、社工走村入户,发放《保护合水水库水环境倡议书》超5000份。还通过让发现的违规水库钓鱼者,在写保证书的同时入户宣传及沿河张贴禁止钓鱼的公告,警醒广大群众切勿触碰法律红线。

此外,为提升群众参与水源保护的积极性,合水镇积极搭建群众参与平台,通过公布举报电话,鼓励群众参与监督,形成强大的社会监督力量。

合水镇以党建引领生态治理的实践,不仅守护了兴宁人民的“生命之库”,更探索出一条党群同心、共建共享的绿色发展之路。未来,合水镇将深化开展“‘党建红’引领‘合水清’——我为水源保护出点力”主题系列活动,推动护水行动常态化、制度化,让碧水长流、青山常在的愿景照进现实。

来源 南方日报 南方+

撰文 张柳青 薛东

编辑 马吉池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