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德树人 奋进担当——茂名市第一中学优秀教师风采展示(第五期)

茂名市第一中学 2025-05-14 11:29

面对未知的挑战,我们何以从容应对?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们如何把握方向?是他们——用专业与热忱为我们点亮前行的灯塔,用智慧与耐心为我们铺就成长的道路。

是谁?将抽象的数学公式化作生活的智慧,让思维的火花在课堂绽放;(李洋老师)

是谁?以实验为舟,理论为桨,在物理的海洋中扬帆远航;(黄发庆老师)

是谁?在试管与烧杯间演绎科学的奇迹,带领学生探索分子世界的奥秘;(林菁菁老师)

又是谁?穿越时空的长廊,将历史人物与诗词相融合,启迪心灵;(刘俊老师)

这一期,让我们聚焦这四位教师,感受他们在三尺讲台上绽放的光芒。李洋

研究生学历,高中数学高级教师

现高三数学备课组组长

市直属学校优秀班主任

市教育系统优秀共产党员

全国中学生数理化能力比赛优秀指导老师

省数学联赛优秀辅导员

茂名市数学竞赛优秀辅导员

省市级以上示范课7节,其中获广东省高中数学建模课堂教学设计活动三等奖、广东省双融双创教学案例三等奖、广东省中学青年教师数学问题讲授核心片段展示活动特等奖。撰写的多篇教学论文曾在广东省中学数学教育论文征集活动中获一、二等奖。

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李洋老师始终坚信,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课堂上,她摒弃传统的“填鸭式”教学,善于将抽象的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相连。并将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效融合。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通过生动有趣的案例和互动式教学,激发学生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使枯燥的数学知识变得鲜活起来。每次课下,都有学生围着李老师说:“老师,这道题我还有不同的解法,你看看我这样做行不行。”“刚才陈旭同学在课堂上的解法中,我觉得还可以简化一下思路。”“老师,我这种方法错在哪,你能帮我看看吗?”.......李老师都很有耐心的听他们讲,指出问题所在,或者在下节课中请这些同学讲讲他们的不同解法。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春风化雨润心田,李洋老师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诠释了这句话的内涵。李老师发现小岑同学在一次月考后总是闷闷不乐,晚自习时间特意找到她,李老师结合自己读书的经历,告诉小岑同学学习成绩有波动是很正常的,学习就像爬山,只要不放弃,就一定能登顶。并拿出准备的糖果给她吃,告诉她吃了糖果心情就会越来越好。小岑同学露出笑容,认真地说:“谢谢老师,我会继续努力的”。李老师如春风化雨般滋润着每一位学生的心田,成为学生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

这就是李洋老师,一位在数学教育领域辛勤耕耘、无私奉献的老师,为数学教育事业的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黄发庆

中共党员

高中物理高级教师

广东省百千万名教师培养对象

茂名市教育系统名教师

茂名市教育学会理事会常务理事

全国奥林匹克竞赛教练员

茂名市教育系统优秀班主任

茂名市高中教育教学工作先进个人

茂名市教育局直属系统优秀教师

先后培养清北生9人,省优秀学生4人,所带学生参加全国奥林匹克竞赛,获省级奖励26人,茂名市一等奖54人。

黄发庆老师一直以一名优秀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以爱岗敬业诠释责任。作为班主任或年级管理者,态度亲切,无论是言行举止,品德修养,还是职业操守,都是学生的榜样。他始终把“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这两句话放在心头,也是靠着这样的情感,坚守教学一线,用真诚对待学生、用人格魅力去教育学生。他始终坚信:遇到一个好的老师是孩子一生中的荣幸!好老师带给学生的远远不只是优异的成绩,而是好的人品、引领他奔赴前方正确的方向。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黄发庆老师的课堂,是努力点燃学生心中希望之“火”的课堂。他相信: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渴望大海就够了。二十载杏坛耕耘,他满腔赤诚砥砺前行,用汗水铺就学生成长之路,坚守托举学生人生理想。他先后培养清北大学生9人以及一批985名校大学生。

黄发庆老师有执着的研究精神:牢固树立终身学习理念,加强学习,拓宽视野,更新知识,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和教育教学质量,努力成为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高素质教师;牢固树立改革创新意识,踊跃投身教育创新实践,为发展具有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教育作出贡献。他将自己在教学中的感想和疑问,撰写成文,与各位同行进行交流。他专注于高效课堂的研究,主持或参加省市课题共9项,撰写了相关论文或案例30篇,开展省市级以上示范课10多节,进行专题讲座5场次,多项研究成果在省市成果评选中获奖。

黄发庆老师努力践行师德规范,用自己的言行去教育培养青年教师树立崇高的理想。他积极参与学校的“青蓝工程”活动,与年轻教师聚在一起分析教材、探讨教学方案,帮助他们站在素养导向的高度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多名年轻教师在他的指导下已成为学校骨干教师,并逐渐形成各自独特的教学风格,深受学生欢迎。

林菁菁

高中化学一级教师

曾获得茂名市技术能手

校优秀教师

校优秀中共党员等称号

广东省第四届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高中化学组二等奖

广东省中学化学和生物学教师创新实验比赛高中化学组二等奖

市青年教师教学能力比赛一等奖(第一名)

市中学化学和生物学教师创新实验比赛一等奖

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市直属青年教师教学能力获一等奖;参与课题《基于深度学习项目式教学的实验研究》,参与书籍《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创新实践》编写并已出版;《物质的量浓度》,《羧酸》等课例被评为校优秀课例。

当第一次站在三尺讲台上,她就坚信:真正的教育应是火种而非容器,要唤醒而非填塞。因此,课堂上她善于把化学知识和生活联系一起。当学生利用盐类水解的知识改良耕读园的土壤时,用皂化反应制作手工香皂时,利用银镜反应制作小银瓶时,知识已悄然转化为解决问题的能力。

林老师还勇于打破常规,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比如在实验教学中,她循序渐进地推动学生思维发展。基础阶段:从课本实验出发,落实好教材知识点;提升阶段:鼓励学生自选材料设计创新实验;拓展阶段:引进手持技术优化实验,促进定性思维到定量思维的转变。这种"脚手架式"的教学模式,使后进生能夯实基础,资优生可挑战高阶思维。

正如她常说的:"教师应是永不断电的WIFI,让学生随时连接知识的热点。闲余时间里,林老师努力地学习信息化技术,尝试把信息技术融入化学课堂。比如可视化软件VESTA使学生直观感受到晶胞结构的奇妙;NOBOOK软件让学生在虚拟仿真实验室里沉浸式体验有趣的化学实验。

在未来的教育征途上,她将继续执梦为灯,以赤子之心作舟,在知识的星河里带领学生感受化学的魅力。

刘俊

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

中学历史高级教师

茂名市技术能手

茂名市直属学校师德标兵

茂名市优秀指导教师

茂名市高中历史学科教研中心组成员

茂名市优秀命题教师

学校“十大优秀班主任”

学校优秀班主任

学校优秀教师

学校教学教研能手

学校巾帼能手等。

刘俊老师始终坚持“立德树人,以学生终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善于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并结合历史学科特色,选择恰当的教育教学形式和方法,无论是德育还是教学,都能深入浅出,润物无声,用爱共情,触及学生心灵深处,激发学生的内驱力,引导学生发现自我成就自我,深受学生的欢迎和爱戴。

在班级管理方面,刘老师严抓纪律,构建良好班风学风;注重多元,打造班级特色文化;宽严相济,培优转差工作显著;巧用班会,抓牢学生思想工作。因育人工作成绩突出,刘老师所带班级每年都被评为学校的文明班,她本人2020年被评为局直属学校师德标兵,两次被评为学校十大优秀班主任,6次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

在课程教学方面,刘老师注重夯实教学质量,积极参加学科比赛,勇于承担各类公开课,成果显著。曾先后两次参加广东省青年教师教学能力大赛,都获得了茂名市直属一等奖和茂名市的一等奖,同时2021年以市第一名的身份参加了省赛,获得了省三等奖;2023年参加茂名市高中历史高级教师命题比赛获得市二等奖;多次获市优秀微课,市直优秀课例和学校优秀课例一等奖;多次获学校解题和说题比赛一等奖。

刘老师很享受和学生在一起,这让她感觉自己永远年轻着。她经常对学生说:静下心来读书,沉下心来思考;做好该做的事,走好选择的路。她是这样说,也是这样做,过去,现在,未来。

“以灯传灯,心灯不灭”。他们不忘初心,用爱心、细心、耐心和责任心奉献学生,用师爱与学生建立起崇高、无私、和谐的关系,用自我的人格力量和情感力量引导、爱护、教育学生,用心工作,用爱育人,诠释了“师者匠心”的真谛。

文稿:各方

图片:各方

审编:潘盼婷、卢胜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