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夏时节谈养生 ,驱寒养阳补脾胃

禅人医 2025-05-06 09:39

立夏时节,天地始交,万物并秀。

阳气向上向外发散,带动小麦拔节长穗,树木长高长大,小孩子长高……

这是身心健壮的关键一季呢。

要说夏季养生的头等事,那必然是把冬天进入到体内的寒邪排出,促进身体生发阳气,为接下来一整年的消耗做好储备。

而驱寒养阳的最佳时节,正是从立夏到入伏这72天。

《黄帝内经》开篇就讲「春夏养阳」,那么「养阳」是什么意思呢?

一方面,我们应该帮助体内阳气外泄。另一方面,我们还要固护体内的阳气。

夏天阳气都在体表,脾胃反而是虚冷的,在夏天尤其要注意增强体内阳气,温暖肠胃。

那我们如何把脾胃的阳气温养起来呢?

晒太阳就是一种养阳气的方式。

晒太阳是生命的本能

现在很多上班族平时早出晚归,唯一能多接触一些阳光的时间,只是上下班路上那么一小会;而经常开车的人,连这点儿晒太阳的时间也省略掉了,不但晒不到太阳,进了办公室,本来最需要有强大太阳气来保护的后背,还得让冷飕飕的空调风吹着。

今年是“伏火之年”,夏季阳气不旺阳气不足,寒湿之气过重,是都是成人的通病。

万物生长靠太阳,植物的化合作用,必须依赖光。

不论是喜阴还是喜阳的植物,都是向着阳光生长的,有趋阳性。亲近太阳,是地球上的大多生物共有的特性。

虚寒的小朋友更要晒晒太阳

小孩子也是多见虚寒体质的,消化不太好,经常感冒咳嗽,大便不是偏稀软就是发硬,睡眠也不安稳,脸色片青白,鼻梁上多见青筋,眼睛下方的眼袋发暗等等。

大道至简,晒太阳是最简单又易得的提升体质的方法。对于虚寒体质的小孩子来说,在阳光下奔跑,确实是有明显可见的改善效果的。

要怎么晒太阳才好?

1.晒腿脚,中医认为,晒腿脚:去除寒气,调理脾胃。俗话说:“寒从足下起”阳虚体质的人一年到头腿脚都是冷冰冰的。阳光可以带走腿脚的寒气,还能加速钙质吸收,帮助预防骨质疏松。

2.晒头顶:通畅百脉,调不阳气。“头为诸阳之首”,也就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凡五脏精华之血,六腑清阳之气,皆汇于头部

3.晒背,我们的背后正中线,就是人体奇经八脉中最重要的--督脉

 

倪海厦说:督脉是所有阳气之会,阳气在流行完全身之后,就会回到督脉。阳气就像河流,最后会流到大海,督脉就像个大海。督脉,总督六阳经,调节全身阳经经气,故称“阳脉之海”.

人体把太阳的能量藏于内脏,内脏能量足够了,就会把饮食的水谷,气化成津液气血供人体去循环消化。

如果人体内脏所得到的太阳的能量太少时,这种生产气血津液的能量就会减弱,会产生各种病理产物。

现代人多去晒早上八点至十点的太阳光。这是最环保,最省钱的健康疗法。

多晒晒太阳对身体的好处可太多了。但凡事适度,也要记得,不能在太阳下过久地运动,特别是在气温高的时候,以免造成晒伤或者大汗淋漓损伤体内津液。

夏天天气炎热,晒太阳时间为早上七八点,晒半小时左右,或者晒背晒到暖和就可以了。冬天的时候则为九点到十点左右,气温低则晒太阳时间可以延长久些。最好挑个有树荫或者背阴地方在旁边的区域,晒得暖了,就在阴凉的地方玩。

长时间外出远足,如太阳充足,树荫偏少,则给孩子戴上帽子遮挡晒在头顶和脸部眼睛的阳光。如果孩子不想出去玩了,他就是需要在一个空间里阖,出去就散了,那就选择向阳的房间里让孩子安静地玩。

小婴儿晒太阳注意不能眼睛直面阳光,晒背晒脚不晒脸则更为稳妥。晒太阳运动容易出汗,也需携带水壶,及时补充水分。

邪之所凑,其气必虚。生病的根本原因是人的脏腑能量过低。所以,晒太阳都是可行的提升体质的方法。

体质容易燥热的要考虑不要晒太久

有些小孩可能在某段时间身体偏燥热,喜欢待在凉爽的环境。那就早起一点,找个阴凉些的地方,斑驳的树荫下,稍微晒晒初升的太阳。

有些小孩则可能晒太阳会出现皮肤过敏等一些情况,则一开始要减短晒的时间。但总的原则,仍然是按照孩子自身的情况,身体的舒适度,来决定晒多长时间,晒到什么程度。需要循序渐进地来,以孩子的喜好,情绪,身体状态,来安排好这一活动。

供稿:中医科 张前团


编辑:区颖涛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