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上的味觉商机:广交会乡村振兴特色产品潮出圈

商业消费 2025-05-04 16:37

5月4日,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进入倒计时第二天。

在“百千万工程”与县域经济振兴的交响中,本届广交会也成为中国乡村振兴与全球化接轨的缩影,现场,乡村振兴特色产品专区首次以“零展位费”形式,集结了全国脱贫地区的“土特产”:新疆蜂蜜酒、云南古树茶、宁夏羊裘皮等产品借力政策东风,跨越山海,叩开国际市场。

第137届广交会三期。

一带一路”上的味觉共同体

在新疆食为安食品的两个展位上,不少海外采购商正在品尝蜂蜜拿铁,负责人刘会芳告诉记者,“这次来广交会,带来了产自新疆的木耳、自然调料、蜂蜜酒、蜂蜜酸奶酪等产品,反响很不错,沙特阿拉伯、墨西哥、迪拜、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等国家的采购商,提出了要到我们工厂进行实地考察。”

“中东、中亚地区,和我们新疆在饮食文化有相似之处,这是很好的发展机会。比如我们的蜂蜜酒,作为天然蜂蜜的延伸品,加入沙棘、玫瑰花等新疆特色原料,凭借独特口感,出口受到了中东市场的热烈欢迎。还有蜂蜜酸酸奶酪,独特的味道也受到中亚采购商欢迎。”

刘会芳介绍,从去年10月首次参加秋交会以来,这半年来公司迅速打开沙特、阿联酋等外贸市场,半年出口额已经达到了328万美元,“光出口到俄罗斯的销售额就超过了20万美元。”

从春节假期结束后到各地参加食品展会开始,她又马不停蹄飞到南方,为香港门店做准备,“从今年2月开始到现在,我已经三个月没回家了。”

在工厂,食为安与新疆农业大学农科院合作引进人才,将传统农产品与现代食品科技结合,200多名员工中近半数从事研发。

“我们正在尝试将新疆的特色农产品如沙拉菜、西红柿、苦菊等,与餐饮业结合,开发出融合性的健康产品,创造出既有新疆特色又符合现代健康理念的美食体验。”刘会芳说,物流曾是最大瓶颈。如今公司构建起“自有仓储+第三方物流”体系,今年在香港开设的店面,作为进军东南亚甚至全球市场的“桥头堡”,“目前销售态势良好,每天都有稳定的订单。”

免收展位费!政府还提供路费报销

“小产品亦可成就大世界。”刘会芳说,得益于“百千万工程”,企业获得了来自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广交会提供了免费的展示平台,政府对参展费用、出差费用等给予了不同程度的报销,这大大减轻了我们的经济压力,让我们能够更加轻松地拓展海外市场。”

“我们通过政府推介到不同地方参加展会,到国内比如上海、广州等城市,国外缅甸等各地去参展。这次来广交会平台,光零售额每天都有数万元。”在云南临沧慢遮古树茶的展位,身穿少数民族服饰的负责人李绍鲜有同感。

李绍鲜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祖祖辈辈喝茶,家里几代人也都是茶农,“最开始我们自己炒茶,我从师傅那里学习了炒锅的手艺,以前(茶叶)有供销社来收,后来通过扶农政策,开始拓展销路。”

2018年,李绍鲜成立茶叶公司,从红茶、白茶开始推出多元化的产品,“现在我们全国都有订单,忙起来的时候,加上采摘茶农要雇好几十号人。”她表示自己虽然只有初中文化,但相信勤劳可致富,眼下,她计划将茶叶产品继续深加工,进一步走向国际市场。

在宁夏盐池羊裘皮制品的展位上,手工制作的裘皮保暖背心相当吸睛,负责人周永生告诉南都·湾财社记者,产品走高端市场,单价超过千元,目前以内销为主,正在开拓外贸市场。

他感慨道,广交会平台免收展位费、政府提供路费报销支持等举措,对正在打开销路阶段的企业非常有益。“我们希望广交会开拓国际市场,这次来参展采购商咨询的情况也较多,特别是来自有潜在需求的寒冷气候的国家和地区。”


策划:王莹

统筹:马建忠 陈养凯

采写:南都·湾财社记者 黄驰波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