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持续巩固地方病防治成果,做好防治碘缺乏病,“全民营养周”及“5·20”中国学生营养日等活动的宣传工作,5月15日全国第32个“防治碘缺乏病日”当天,梅州市举行2025年“防治碘缺乏病日”暨营养健康主题现场宣传咨询活动。活动由梅州市卫健局、市发展和改革局、市教育局等10个单位主办。
“阿姨,下列哪种食物含钙最丰富?”“哪一种烹调方法能更好地保留鱼肉中的营养成分?”“答对两题就有礼品送哦”……
记者在现场看到,有奖问答环节、碘盐快速检测和真假食盐鉴别活动等吸引了大量群众积极参与,在游戏中收获知识的同时,还能获得丰厚奖品。与此同时,现场工作人员向群众发放《防治碘缺乏病日宣传核心信息》《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等宣传资料,让群众掌握更多疾病预防和营养健康的知识。
现场还设置了健康咨询区,组织专家现场健康咨询,设立血压和血糖检测区,免费为居民测量血压和血糖。
“很好的活动哦,这些知识点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通过这次活动,我还了解到我以前很多做法都是错误的,对我们的健康生活很有益。”正在参加有奖问答的林阿姨说。
■知多滴
什么是碘缺乏病?
碘缺乏病是由于外环境缺碘,造成人体碘摄入不足而发生的一系列疾病的总称。它包括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地方性克汀病、地方性亚临床克汀病,以及碘缺乏导致的流产、早产、死产、先天畸形等。
碘的作用
碘是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必需的微量营养素,是人体合成甲状腺激素的主要原料。健康成人体内的碘总量仅为20~50mg。在停止碘摄入的情况下,体内储备的碘仅够维持2~3个月。碘的生理功能是通过甲状腺激素完成的。甲状腺激素参与身体新陈代谢,维持所有器官的正常功能,促进人体,尤其是大脑的生长发育。
补碘的最佳方法
食用碘盐是预防碘缺乏病最简便、安全、有效的方式,又符合微量、长期及生活化的要求,花小钱解决防治疾病大问题,以实现提高人口素质的目的。当然,平时生活需要控制盐的摄入量,每天不应超过5克。除食用碘盐外,日常生活中还可通过适量吃海带、海蜇、紫菜、海苔、菠菜和芹菜等富碘食物来补充碘。而且针对不同人群,补碘不能一概而论,需要巧用“加减法”。
文/图 南方+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梅卫宣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