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十五运会排球项目开赛前夕,应急发电车送电开关合闸成功,负荷开关指示灯亮起来后,南方电网珠海金湾供电局安监部经理郭小磊松了一口气。在十五运会比赛场地之一的华南农业大学综合体育馆,一大用电安全隐患的排除,终于成功验证。
为全力保障第十五届全运会和残特奥会电力供应安全稳定,作为南方电网广东电网公司首批跨区域支援队伍的主要成员,南方电网广东珠海供电局在5月启动了对口支援华农体育馆保电工作。5个多月以来,该局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全过程协助场馆开展用电隐患排查治理,成功完成了全实景黑启动演练,护航十五运会排球赛事顺利举办。
场馆实现分钟级复电
变电站主设备损毁引发大停电,用户开关又出故障,后备发电机又停摆……所幸,在供电人员专业操作下,半分钟内就完成了复电。9月16日,珠海供电局与广州供电局联手,在十五运会赛事场馆之一的华南农业大学综合体育馆成功进行了全实景黑启动演习,证实在极端情况下进行保供电仍游刃有余。
当天上午11时刚过,华农综合体育馆内的灯倏然灭了,30秒后再次点亮,像什么事也没发生过。事实上,刚才场馆经历了模拟 “市电全失”的极端情况——因不可抗力导致某变电站主设备损毁,两条馈线全部失电,在如今的广州,这种情况极其罕见。
之所以复电迅速,秘密就藏在大楼深处——一台柴油发电机隆隆作响,向整栋大楼源源不断供应电力。“柴油发电机自启动正常,重要负荷母线后段用电正常,30秒实现紧急复电!”参与演习的供电人员紧张记录着各项数据。
其后,供电人员关闭柴油发电机,进行更复杂的发电车送电操作,供电人员的操作快得像旋风:发电车输出至场馆低压室某开关进线,核对相序正常,合上两段母线重要负荷出现开关……当发电车送电开关合上,场馆重要负荷转由发电车供电。场馆内,灯光仅仅是又暗了一下。
“十五运会比赛时,如果一条馈线失电,1秒就可以复电,如果两条馈线全部失电,半分钟内即可复电,立即恢复比赛。”演习现场,供电部门一位相关负责人说道。
定制预案应对极端情况
当天的演习还有个意外收获:保供电团队发现某个电柜无法合闸送电,经过两天排查,发现是场馆施工方将二次回路接反,18日,郭小磊与同事们重新接好回路,顺利排除隐患。
本次异地保供电任务,珠海供电局组建了36人的专业团队参与,其中,像郭小磊这样参加过第十五届中国国际航展保供电任务的业务骨干不在少数。在前期用电隐患排查治理工作中,他们以专业与贴心服务赢得了场馆业主的好评。有一次,保供电团队发现了一级配电开关和后端线路发热,有电气火灾危险,于是逐级检查第二级配电箱和线路、第三级配电箱和线路直至用电设备,从上百根没有标识的低压线路中找到了有问题的线路,终于将隐患消除。“我们不但发现问题,还协助解决问题。” 郭小磊笑说。
同时,保供电团队因地制宜地推动设备改造。郭小磊发现,场馆用电设备的标识规则不符合运维安全要求,但这套标识体系已应用甚久,如果强行修正就会造成庞大的人力、物力、财力消耗。为此,保供电团队专门为其设计了一套标识补充方案,对原有的标识逻辑进行了延伸,这样既使其标识规则满足了安全运行要求,又大幅度减少了改造量。
此外,保供电团队将保电准备工作“丝滑”融入场馆运营日常,见缝插针组织开展应急演练及大负荷测试等工作,最小化减少隐患排查治理过程中对场馆运营主体商业运作的影响。“比如,为了配合场馆运营,我们把设备停电开展预防性试验的时间调整到了周末凌晨,宁可自己辛苦一些,天亮之后我们的试验就做完了,场馆第二天上午可以照常营业。” 郭小磊说道。
为了确保十五运会供电稳定可靠,保供电团队还制定了极端条件下的应急预案。据悉,一旦发电车值守人员发现发电机电压不稳、短路跳闸,就会进行紧急修复,如果五分钟内无法修复,立即启用备用发电车。一般而言,应急发电车的储备燃油能持续发电6到8小时,如果超过这个时间市电仍未恢复,就需要为发电车补足油料。供电部门已经制定了“空中加油”方案,补给车可走特殊通道进场,保证油料补给过程顺畅。
撰文:蔡如意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