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客运量创历史新高!白云机场实现新跨越

作者 刘倩 2025-11-03 18:29

今年10月,白云机场全新T3航站楼与第五跑道正式投运,标志着机场硬件设施迈入全新阶段,单月客流量更创下历史新高——2025年10月1日至31日,累计接送旅客超过760万人次,同比增幅超过11%。硬件升级与客流增长的双重突破,为白云机场“五条跑道+三座航站楼”枢纽格局的全面成形注入强劲动力。

从2004年T1“一夜转场”的破晓启航,到2018年T2“双子星”联袂的枢纽扩容,再到2025年T3“羊城花冠”的盛世绽放,白云机场的进阶之路,不仅见证了从“城市的机场”到“机场的城市”的深刻变迁,更成为广州服务粤港澳大湾区“一点两地”战略定位、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的生动实践。每一次蝶变,都不仅是物理空间的拓展,更是城市能级跃升的写照,是“港城”融合发展的战略深耕。 

T1时代——

打通“空中动脉”,重塑城市格局

2004年8月5日,白云机场从老城区“一夜转场”至花都,这一战略性北拓,不仅重构了广州“北优、南拓、西联、东进”的城市空间格局,更开启了大湾区交通网络优化布局的新篇章。

T1启用后,白云机场跨入“双跑道时代”,破除夜航限制,实现24小时运营。飞行区等级提升至4F标准,可起降全球最大客机,年旅客吞吐量从千万级跃升至数千万级。转场仅一年,旅客吞吐量突破2500万人次;至2017年,达‌6583.69万人次,位居全球第13位。国际及地区通航点从转场前的22个扩展到2017年的超过80个,国际航线网络覆盖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奠定了广州作为面向东南亚及澳大利亚第一门户枢纽的地位。

航空物流、飞机维修等临空产业加速集聚。广州飞机维修产业基地年营业收入达25亿元,新科宇航G2机库投入使用。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投入运营,年处理货邮量超60万吨。跨境电商迅猛发展,2017年广州空港跨境电商进出口贸易值达227.7亿元,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空港首位。

机场直接提供就业岗位超4万个,带动周边临空产业间接就业逾10万人。现代服务业在花都区蓬勃发展,“港产城”融合发展格局初见雏形,推动花都区从城市边缘地带跃升为北部增长极。机场北迁释放出的9.22平方公里土地,为广州北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白云新城从规划走向现实,成为广州北部崭新的商业中心与城市客厅,标志着空港与城市的关系进入协同演进的新阶段。

T2时代——

枢纽能级跃升,构筑经济高地

2018年4月,T2航站楼投入使用,白云机场开启“双子星”时代,枢纽能级的提升带来了城市发展形态的深刻变化。机场与城市的关系从“服务”向“融合”转变,空港地区开始显现都市区特征。

两座航站楼、四条跑道协同运行,80余家国内外航司营运,超过240个通航点覆盖全球。与国内、东南亚主要城市形成“4小时航空交通圈”,与全球主要城市形成“12小时航空交通圈”。2020年旅客吞吐量登顶全球第一,连续四年居全国榜首;2024年旅客吞吐量达到7636.9万人次,货邮吞吐量突破238.3万吨,跻身全球前十,云机场作为全方位门户复合型国际航空枢纽地位凸显。

空港经济区进驻企业达1.8万家,超千家跨境电商企业汇聚发展,白云机场口岸作为全国首个跨境电商业务迈进千亿元大关的空港口岸,跨境运输业务常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物流、时尚消费、维修三大主导产业蓬勃发展,产值达738.91亿元;飞机维修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GAMECO、新科宇航等龙头企业年营收将近60亿元,成为全球重要的飞机维修基地。

“空铁联运”从蓝图走向现实。空港经济区日均工作人口达8到10万人,带动周边常住人口突破百万,产生了显著的“人口虹吸效应”。地铁3号线北延段、9号线、14号线等多条轨道线路贯通,构建起“30分钟生活圈”,高铁、城轨、高速路交织成网,全面提升陆侧交通效率。空港国际会展中心、总部经济园等重大平台相继落地,中央商务区初具规模,标志着空港区域从单一交通功能向综合城市功能深刻转型,展现出“以产兴城”逻辑下的高级发展形态。

T3时代——

系统效率开启,定义未来城市

T3的启航,是白云机场服务广州城市发展和大湾区能级的又一次系统性提升。这不仅是基础设施的扩容,更是对“机场功能”的重新定义,标志着广州进入“空港都市”新时代。

空港革新。白云机场迈入“三航站楼+五跑道”的恢宏时代,设计容量达年旅客吞吐量1.2亿人次、货邮吞吐量380万吨,终端容量达1.4亿人次、600万吨。国内首个全面采用ICS模式行李系统,实现行李跟踪率99.99%的突破。智能行李机器人和灵活转换值机岛,重构旅客出行体验。

产业升级。低空经济成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新赛道,到2027年广州低空经济整体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左右。空客、波音“客改货”项目齐聚,广州成为全国唯一引进两大飞机制造商客改货项目的城市。白云机场深度融合保税区、会展业、旅游业、跨境电商等多元业态,构筑规模庞大、链条完整的临空经济带,致力打造“4+3+4”现代临空产业体系,到2030年有望形成超3000亿元的临空产业集群。

枢纽蝶变。“6高铁+5城际+2地铁”与“六横七纵”高快速路网实现立体衔接,构建“路、轨、空”一体化的世界级综合交通枢纽,实现1小时覆盖大湾区、4小时通达华南的时空目标。与此同时,T3推动城市功能布局的深度重构——国际交往、高端服务、创新孵化等核心功能加速向空港周边集聚。到2035年,北部增长极将发展成为汇集300万常住人口、万亿级工业产值的全球综合枢纽门户、国际供应链组织中枢、湾区北部智造高地、绿色生态航空都会,全面实现从“交通枢纽”向“经济枢纽”“开放枢纽”的迭代升级。

理念升维。在全球空港经济的发展浪潮中,广州白云机场的崛起轨迹,见证了一场深刻的发展理念变革——从机场作为城市配套设施,到空港与城市互为引擎、共促共进的战略跃迁。随着T3的全面启用,“以港聚产、以产兴城、以城促港”的良性循环体系日趋完善,标志着广州正式迈入“空港都市”发展新阶段,谱写港产城深度融合的现代化新篇章。

南方+记者 刘倩

通讯员 机场宣

编辑 彭正子 李杰伦
校对 牟元凯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