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线识“珠”⑥|“荔枝使”飞驰大湾区

作者 何丽苑;林郁鸿 2025-07-02 18:03

▲点击进入专题

▲点击进入专题

盛夏时节,又见岭南最美风景。从凌晨到日暮,在港珠澳大桥珠海公路口岸(下称“大桥口岸”)出境货运查验平台,龚忠年和同事们利落地攀上等待通关的车厢,快速抽查活鱼和时令水果,一一核对货证。

“状态不错,单货一致,放行!”他跳下车,朝同事和司机示意,在海关“绿色通道”等便利措施护航下,整个查验过程不到20分钟,启程奔赴香港街市。

港珠澳大桥海关关员对供港荔枝进行验放。

港珠澳大桥海关关员对供港荔枝进行验放。

望着货车飞驰在宽阔的港珠澳大桥桥面,汇入往来不息的车流,龚忠年长舒一口气。作为拱北海关所属港珠澳大桥海关监管四科科长,他比谁都明白,鲜活水产对通关时效的要求近乎苛刻。

2023年7月1日,首票内地蛋及蛋制品经港珠澳大桥海关验放后顺利供港,标志着经大桥供香港的内地鲜活食品,从鲜活水产品、冷冻及冰鲜禽肉扩大到全品类。两年来,越来越多种类时令鲜货经大桥口岸24小时通关的“鲜”速通道,化作香港市民餐桌上的烟火气。

作为珠海新增的供港澳加工配送中心,珠海市东盛实业有限公司主打供港的“桂味”荔枝,因自带清新桂花香,深受香港市民青睐。

荔枝自古是娇贵水果。唐代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描述荔枝“若离本枝,一日而色变,二日而香变,三日而味变”。后来,荔枝之名由“离支”演变而来。如何让荔枝以饱满鲜甜的状态保“鲜”出口,曾是长期困扰现代“荔枝使”们的难题。

鲜果出口打的是与时间赛跑的“保鲜战”,海关“绿色通道”让“荔枝使”畅行无阻。

“过去通过其他口岸出口香港,路程远,遇到高温天气,荔枝损耗较大。”珠海市东盛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卓海森说,全品类开通后,新鲜瓜果可经大桥口岸快速通关,企业第一时间优化路线,选择大桥口岸,“路程缩短近50公里,时间大幅压缩,荔枝保鲜率近乎100%。”

今年正值荔枝丰收年,目前,该公司每天至少有4吨荔枝经大桥口岸运往香港。据统计,今年以来,该公司累计出口荔枝超180吨,价值达153万元。

瓜果飘香,水产鲜活。“为助力全品类内地鲜活食品高效供港,港珠澳大桥海关依托口岸24小时通关的便利优势,安排专人提前对接,用足用好‘提前审放’和‘绿色通道’等系列措施,全面丰富香港居民的‘菜篮子’。”龚忠年介绍。据统计,今年1至5月,海关累计监管经大桥口岸供港的农产品(含水产品)达16.6亿元。

南方+记者 何丽苑 林郁鸿

通讯员 孙锋

编辑 刘梓欣
校对 蒙骏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