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排排玉露蜜瓜绿藤整齐划一,摆脱地心引力向上生长。南沙都市农业实验园的雾里果都气雾大棚里,一藤一瓜“精英式”培育,加上“保姆式”服务的智慧系统精准识别蜜瓜的生长需求,让蜜瓜“吃饱喝足”。
与此同时,绿亨育种科学研究院番茄种植基地里,绿亨育种科学研究院基地的冷库里,近百种番茄、辣椒种子被精心储藏。其价值堪比黄金。
当生物医药、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在南沙这片热土上蓬勃竞发时,一个现代都市农业示范样板也正在南沙南部珠江街孕育。
今年南沙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强化现代都市农业。作为广州农业大区,这既是南沙的担当,也是使命所在。
珠江街为何能成为南沙打造现代都市农业示范样板的重要承载地?路径又是什么?
智耕沃土,科技重塑农业筋骨
“一支瓜蔓只挂一个瓜,多半个都不行,只为保证好品质。”
在气雾大棚内,智能系统实时监控温湿度、光照,按需将营养液雾化喷送至瓜藤根部,让蜜瓜“畅饮”成长。南沙都市农业实验园副总经理陈智伟介绍:“气雾栽培推动农业低碳转型,极具研学价值,是我们探索的绿色发展新模式。”
每条藤蔓上,蜜瓜被精准控制在离栽培床约40厘米的最佳“营养吸收高度”。正是如此悉心的照顾,才能得到高品质的产品。
每个蜜瓜圆润匀称,出落得水灵标致,细嗅表皮还能闻到甜甜的果香。“我们产品主要面向高端消费群体,靠科技提升品质和附加值。”陈智伟介绍,今年首季8000个蜜瓜上市即被抢购一空。
同样依靠农业“黑科技”的,还有绿亨育种研究院基地培育的樱桃番茄,堪称小番茄界的“王者”。自2021年落地珠江街以来,该基地已成功培育出超20个番茄、辣椒品种。“目前已有超10个品种拿到农业农村部品种证书。”广州南沙绿亨育种科学研究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赵晨表示。
高品质意味着高价格。以高品质樱桃番茄种子为例,其市场售价达5元一粒。“一包种子1000粒,重量大约2克,售价在4000—5000元,这比黄金还要珍贵。”赵晨说道。
无论是玉露蜜瓜还是绿亨小番茄,都是南沙农业技术创新与产业化落地的鲜活注脚,也是南沙农业种植领域走在前列的实践。而珠江街有何优势成为南沙农业先进技术承载地?
位于南沙中心区域,5分钟接入高速公路网,15分钟抵达南沙中心城区,45分钟可达广州中心,这里内联外通,与深圳、佛山、中山等城市联通密切,信息技术等资源流通顺畅。此外,街道辖内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设备等产业优势更为农业科技提供有力支撑。
这里还曾是全国农业先进技术的诞生地。20世纪50年代,拖拉机下水田作业,水稻收割机田间作业等场景便已在这里出现,彼时的珠江华侨农场在全国开创农业机械作业的先河。
回看当下,珠江街虽仍在面临传统种植、养殖模式带来的发展瓶颈,但其强化技术创新,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脚步不止。“我们正联动区农业部门,加速将珠江街一二三涌系统打造成现代农业区,深化打造科技创新创业区。”珠江街相关负责人表示。
以商引商,品牌赋能提价值
很快,茗荔园的“钦蜜9号”百香果将迎来丰收季。
“这个品种的百香果口感香甜、气味芬香,甜度在18%—22%之间,具有极高的食用和药用价值。”园主程添华介绍道。
为提升优质产品转化增值,茗荔园携手华南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共建科技小院茗荔园黄金百香果种植基地项目,通过开展产学研合作,推动“百香果+”产业发展。“我们已经研发出百香果鲜啤,接下来将计划建设生产厂房。”程添华表示。
新质生产力带动农业生产方式大变革,推动都市现代农业全产业链崛起。珠江街正通过布局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提升产品附加值,增强市场竞争力。
除茗荔园外,该街道已引进企业给力咖啡经营咖啡豆烘焙业务,年烘焙量达2500吨。
提升价值链,品牌建设更是必经之路。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更多叫得响的品牌,是做强农业供应链,重塑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增加农民收入的现实举措。
珠江街深知“酒香也怕巷子深”,着力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矩阵,主推香芒皇后小番茄、巧克力布丁果、玉露蜜瓜、玉露湾龙虾、万珠黑珍猪等特色农产品,并携手南沙都市农业实验园等开展各类特色展销活动,以销促产,打响品牌名号。
值得一提的是,珠江街正联合珠江街商会、辖内农业企业共同打造“珠江优农”农产品展销对接平台,为企业产品拓展销路。
在今年南沙农业全球招商引智大会上,该街道集中展示的绿亨小番茄、玉露湾蓝莓、茗荔园百香果等特色产品在现场收获广泛好评,吸引大批与会者驻足咨询,也因此吸引不少企业项目入驻。
以商引商,推动“大招商”服务体系,珠江街构建“政府+国企”招商联动机制,多渠道发崛引进上下游企业。此外,珠江街发布首张农业产业地图,“一图俱全”地显示了蔬果种植园、水产养殖场、花卉培育中心等多个领域。让企业将街道内农业资源尽数掌握,实现招商精准对接。
目前,珠江街辖内已布局广州南沙现代农业产业集团公司、绿亨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州南沙明珠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一批国家、省、市、区农业龙头企业及重点发展企业,实力强劲。
该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辖内湾区农谷(二期)以及15万平方米工业厂房、80万平方米在建产业空间虚位以待,未来将加快面向农业技术、农业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生物医药、现代合作种植及养殖、农旅项目等领域招商,进一步推进三产融合发展。
接二连三,农旅融合育新机
翠绿的百香果挂满枝头,此时程添华正在和时间赛跑,赶在果子成熟前,将亲子研学基地修建好,为游客提供更多游玩项目。
茗荔园百香果基地占地近160亩,规划了种植区、研学区、加工区等,程添华的计划是打造一个农文旅融合的综合性基地。“基地将融合旅游观光、亲子研学、企业团建、萌宠互动等,为大湾区市民游客提供一站式游玩服务。”程添华认为,在便捷交通环境支持下,珠江街打造农文旅项目是有发展潜力的。她说,单单百香果采摘就已经吸引了来自深圳、东莞、中山等周边城市的游客,这让她看到了发展前景。
立足特色资源,坚持科技兴农,因地制宜发展休闲农业等新产业新业态,推动农文旅融合,已经成为现代都市农业的标识。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加快构建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
深入挖掘特色农业深度价值,珠江街正推动农业“接二连三”,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辖内南沙都市农业实验园重点打造集农耕文化、农业生产、研学教育、文旅观光、休闲娱乐多种特色为一体的田园示范综合体。这片城市里的新田园,每到节假日,园区内游人如织,精彩活动不间断,成为周边市民逃离都市的理想之地。
3公里外的前锋水乡通过深挖前锋社区历史文脉,与南沙明珠农业公园联动构建广州万亩田园水乡景观带,为大湾区市民游客打造集水乡风情、田园生态与文化体验于一体的度假新地标。
以农业采摘为切入口,叠加南沙都市农业实验园、前锋水乡等旅游项目,珠江街正依托优越区位优势,打造“都市微度假”品牌。
“我们正策划‘乐游珠江’精品路线,将街道内农文旅地标串珠成链,为大湾区市民游客打造好吃好玩好买的一站式水乡游地标。”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建设现代化都市农业示范样板,珠江街正积极探索农文旅融合发展路径,打造新潮流、新业态,吸引更多大湾区年轻人走进来,留下来。
撰文:余妍玲
图片:珠江街 南沙明珠农业公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