漠阳好伉俪 | 阳江博士后夫妻攻克世界性难题,他们的科研“油”点浪漫

作者 赵强 2025-01-21 10:58

“我负责钻前,她负责钻后。”

这简单的一句话,是广东海洋大学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林耀庭和周伟博士研究的生动写照,也见证了他们从校园青葱岁月到并肩作战的科研爱情故事。

两人携手攻克油气开采难题,将钻前含油气预测成功率从传统的20%—30%提升至70%以上,预测精度达到世界领先水平。相关成果得到了国内外核心生产部门,如中石化和国外石油公司的推广应用。近期成功与广东华源控股有限公司签署《一种基于波形结构特征大数据预测油气的方法》成果转让授权协议,实现了科研成果的产业化转化,为国家能源贡献自己的力量。

“插队”追求,科研爱情双线并行

谈及他们的科研爱情故事,林耀庭看着周伟回忆道:“我们刚在一起时,她的导师常常打趣我,‘插队’把周伟‘抢’走了,不给师兄师弟们留机会。”每每提及此事,林耀庭只是腼腆地笑笑,在他心中,周伟这样优秀的女生,确实值得他鼓起勇气“插队”追求。

从研究生阶段开始,林耀庭就对石油勘测技术怀揣着浓厚的兴趣与热爱。一路走来,从博士到博士后,他们的爱情在科研的道路上愈发甜蜜。在科研中,每一次实验失败,他们都会紧紧握住对方的手,给予彼此鼓励与力量,让对方重新投入研究中;而每一次取得突破,他们会共享这份成功的喜悦。从相识的那一刻起,他们便惊喜地发现,彼此在科研理念和追求上高度契合,仿佛命中注定要携手共进,一同探索那片石油的未知领域。

回国后,在阳江的科研工作中,爱情与科研继续双线并行。林耀庭主要负责“钻前工作”,他充分发挥自己在数学和计算机技术方面的优势,创新性地将地震波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深度融合。通过无数次的试验与分析,他提出了“基于波形结构特征的大数据研究提高石油钻探成功率的方法”。这一方法不仅详细阐述了基本原理和算法,还制定了精准的油气层划分标准,大大提高了石油钻探成功率预测的准确率。

周伟负责“钻后工作”,她运用监测设备和技术,24小时不间断地跟踪油藏在开采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详细对比实际开采数据与预期目标,深入分析每一个数据背后的意义,找出开采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并通过综合分析地质、测井、生产动态等多方面的数据,为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有力依据。她的工作就像一场精细的“寻宝之旅”,致力于挖掘出石油的价值,为“钻前工作”提供了有力的补充与反馈。

学有所成,毅然回国

来阳江工作前,林耀庭和周伟均为中国长江大学博士、加拿大大学排名前八的卡尔加里大学博士后。他们在海外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后,毅然选择回国,将所学知识服务于国家发展。

“在加拿大期间,我们从理论学习到公司实践应用,积累了丰富经验。”林耀庭向笔者介绍,博士后期间,他师从卡尔加里大学数学系教授廖文远,在理论研究中深入探索,凭借扎实的数学功底和敏锐的科研洞察力,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理论难题。周伟则师从世界级著名石油工程学科学家陈掌星院士,在石油工程的实践前沿不断挖掘,将理论知识巧妙地运用到实际项目中。

两人迅速成为研究组不可或缺的科研骨干,积极参与申报加拿大国家基金项目,全身心投入科研工作中。无数个日夜,他们在实验室里与仪器为伴,在数据的海洋中探寻规律。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发表了多篇国际顶级论文,这些论文犹如璀璨的明珠,在国际学术圈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让他们拥有了到大石油公司实践工作的机会,并给他们开出了极为优渥的条件。回国前,两人均为各自公司的副总裁,年薪上百万元。

然而,在海外的成就并未让他们迷失方向,祖国的石油勘测事业,始终是他们心中最深的牵挂。他们深知,国内虽在石油领域取得了一定进展,但在一些关键技术上仍有提升空间。于是,林耀庭和周伟毅然决然地放弃了海外的优厚待遇,带着满腔的热忱与所学的知识,踏上了归国之路。

2023年8月,林耀庭和周伟以海外博士后高层次人才身份被引进到广东海洋大学,迅速融入阳江校区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学科研工作,开设前沿课程,指导学生实践,推动多项科研项目落地。

“他们以国际化视野,助力学校科研水平提升,为国家能源战略培养后备力量,彰显了新时代青年教师的责任与担当。”谈到两位博士后的人才引进,计算机科学与工程学院党总支书记刘利群表示,她希望能够有更多具有爱国情怀、高学术水平的海外人才回国效力,服务地方所需,助力产业发展。

成为“新阳江人”,服务地区所需

在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工作的他们,将阳江视为科研的新起点,并在此落地生根,成为“新阳江人”。

“我们希望凭借自身专长,服务地区所需,将算法上研究的科研成果拓展应用到能源、医疗等多个领域,为地方经济发展注入新活力。”周伟说,阳江这座地处南海之滨的城市,坐拥得天独厚的海上风电资源,为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提供了广阔舞台。

而广东海洋大学(阳江校区),以其浓厚的学术氛围和卓越的科研实力,为青年科技人才提供了尽情施展才华的广阔舞台。在这里,科研人员能够充分发挥自身专长,将科研成果与阳江当地的实际需求深度融合,开启一场地方发展与科研创新并驾齐驱的精彩旅程。

林耀庭和周伟不仅在科研创新的道路上奋力前行,更积极投身于社会服务。如今,他们加入阳江市欧美同学会,分别担任副会长和理事。他们充分发挥自身影响力,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广泛联系欧美留学青年,大力促进本地与国际的科研合作,全力推动技术成果转化。他们深知,唯有将所学知识与国家需求紧密相连,方能真正实现科研报国的崇高理想。

撰文:赵强 曾奕然

图片:受访者本人提供

编辑 李婉芬
校对 吴荆子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