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无人不知的武侠人物是鼎湖人?!他与鼎湖竟有着这些故事……

鼎湖发布 2025-04-14 10:35

提起方世玉,

许多人脑海中都会浮现出

那个在影视剧中

一身正气、武功盖世的少年侠客形象。

▲1993年,著名影星李连杰主演的电影《方世玉》海报。资料图

然而,鲜为人知的是,

这位“少林十虎”之一的人,

与肇庆有着较深的渊源。

相传,他是鼎湖山罗隐社区方家村人。

在历史长河中,

他与肇庆留存有哪些故事?

我市又该如何擦亮其文化底色?

连日来,

记者沿着方世玉足迹进行了采访。

↓↓↓

方世玉传说在方家村代代相传

走进位于

鼎湖区坑口街道罗隐社区方家村,

村口大榕树下,竖有一块标识牌,

上写“方世玉故里,

罗隐方家村”等字样。

▲方家村完善了一批与方世玉有关的宣传标识。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摄

“据我们代代相传的说法,

方世玉是方家村人,

村里大多数人都能说上其一二事迹。”

方家村村民、鼎湖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方世玉的传说”传承人方国坚介绍,方家村于明崇祯年间建村,由开村先祖方以修携后代从佛山南海迁至此地。相传方世玉为其第七代孙,自小便习得一身好武艺,通晓各种兵器。

在方家祠堂,

记者看到多幅写着“鼎湖方世玉”的牌子。

村民方仲明告诉记者,

他从村中长辈口中得知,

方世玉的祖屋就在祠堂附近,

目前已被其他建筑取代。

▲方家祠堂。相传方世玉祖屋在附近。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摄

“尽管没有很多的实物

可证实方家村与方世玉的关系,

但是,长期以来,

不乏前来寻找方世玉踪迹的外地群众,

为村里增添了不少人气。”

方仲明说,

伴随着村里的名气越来越响,

前些年,

陆续有文旅投资意向者来村考察。

据闻鼎湖山有墓碑和衣冠冢 

鼎湖山学艺、拜师至善、

建有墓碑和衣冠冢……

除了方家村,在鼎湖山,

同样流传着不少方世玉的故事,

让人津津乐道。

鼎湖山管理处票务管理科科长梁学尧告诉记者,在鼎湖山,一直流传有方世玉曾在庆云寺等场所活动的说法。然而,由于重修寺庙时,部分资料被遗失,相关传说至今难以印证。

▲鼎湖山依托方世玉与肇庆的故事,推出集章活动。图源 星湖美美

“听说,景区里有两处方世玉的衣冠冢,一处位于蝴蝶谷水库的水下,一处位于‘五棵松’处。不过,一代又一代的‘鼎湖山人’曾多番探寻,均无果。”梁学尧透露,近年来,亦陆续有群众及科考人员到景区探寻,结果都失望而归。

采访过程中,方仲明提及,

在鼎湖山避暑山庄附近,

曾有一块方世玉的墓碑。

对此,

鼎湖区广利街道居民黎三牛证实,

他小时候上山曾看到过。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摄

遗憾的是,景区在修建停车场时,施工单位将墓碑挖走并堆放于后山,“得知情况,我曾带着数十名村民前往寻找,奈何现场山石较多,没有找到。”方仲明无奈说。

在鼎湖山景区上庆云寺的山路上,

有个“幽处”二字的石刻,

署名“铁城方世杰”。

有一种说法此为方世玉所刻,

因清朝佛山曾叫做铁城,

方世玉长期在佛山活动,

因其被清廷追杀,因此改名为方世杰。

▲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杨永新 摄

梁学尧告诉记者,尽管至今尚未在鼎湖山寻到方世玉的踪迹,不过,为弘扬方世玉的武术文化与侠义精神,近年来,鼎湖山依托导游团队、新媒体平台等,广泛宣传方世玉与肇庆的故事,同时策划了与之相关的打卡集印章等活动,进一步提升了游玩体验,得到了游客的积极参与。

探索推动文旅融合发展 

足迹难寻,故事却仍在延续。

近年来,

依托方世玉与肇庆的相关传说,

方家村等地相继迎来发展机遇。

同时,

我市有关部门亦作出了诸多探索,

进一步推动了地方文旅融合发展。

鼎湖区文化服务中心主任、文化馆馆长张洁介绍,这些年,中心整理、编写了方世玉与肇庆的故事,如“鼎湖方世玉的传说”“方世玉打虎”等。其中,“鼎湖方世玉的传说”于2020年成功申报区级非遗项目。同时,围绕其武术元素,编排了“少年方世玉”“方世玉洪拳”等表演,得到大众的认可。

2016年,

肇庆著名作家何初树撰写的

长篇小说《西江方世玉》首发,

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

“肇庆与方世玉”题材

长篇文学的作品的空白。

罗隐社区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金星亦坦言,一直以来,该村致力依托方世玉的传说,打响方家村品牌。打造了一支以方世玉命名的醒狮队,延续武术氛围,在村内掀起习武热潮,完善一批宣传标识等。

▲方世玉少年醒狮队。鼎湖区融媒体中心记者 赖超 摄

这些年,

在市有关部门推动下,

方家村迎来了意向投资商,

计划在村内修建

方世玉故居、方世玉广场、

武术体育馆、民宿集群等,

旨在将其打造成

集旅游、文化等于一体的特色村落。

遗憾的是,基于种种因素,

该项目现今陷入停滞。

资料来源:肇庆市融媒体中心记者 戴福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