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州市妇幼保健院:省妇幼精准帮扶 县域医疗全面跃升|奋力百千万 好心聚茂名

作者 李阳诗 2025-04-30 09:50

4月30日《南方日报》“奋力百千万 好心聚茂名”广东茂名感恩奋进二周年特别报道。

4月30日《南方日报》“奋力百千万 好心聚茂名”广东茂名感恩奋进二周年特别报道。

成功救治高州首例母胎共患遗传罕见病CMAVM严重并发症、实施首例羊膜腔灌注术、胚胎心腔注射氯化钾减胎术;门诊服务量同比增长8.49%;手术人次同比增长10.56%;全年分娩量稳居茂名首位;群众满意度从91%提升至96%……

自2024年7月23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高州医院”正式揭牌以来,高州市妇幼保健院(下称“高州妇幼”)在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下称“省妇幼”)的精准帮扶下,通过共建专科联盟、专家团队进驻、搭建远程诊疗平台,突破危重症救治等技术瓶颈、培育本土人才梯队方面提力,推动医院综合服务能力全面提升。

从“挂牌帮扶”到“造血突破”,高州妇幼积极投身“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下称“百千万工程”)火热实践,通过技术为桥、管理为基、人才为核、科研为翼的建设路径,托起更多家庭的健康希望。

加强学科建设

医疗技术不断攀高

2024年10月,高州妇幼接诊了一位孕晚期孕妇,经产前诊断提示母胎均携带罕见毛细血管畸形-动静脉畸形综合征致病基因,胎儿已出现严重结构异常,预后极差。多学科评估后,家属决定终止妊娠。但晚孕且合并子宫瘢痕菲薄、多次剖宫产史、心功能不全、血流交通异常等多项高危因素,手术风险达极高危。

省妇幼产科与产前诊断双学科带头人吕莉娟带领高州妇幼产科、麻醉、ICU等多学科团队制定精准救治方案后,在高州首次实施“胚胎心腔注射氯化钾减胎术”,同时行剖宫产术终止妊娠并完成子宫瘢痕修补。术后精心监护,病人得以顺利出院。

手术的成功实施,填补了高州妇幼产前诊断与干预的技术空白,也是省妇幼精准帮扶的一个生动注脚。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高州医院”挂牌现场。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高州医院”挂牌现场。

自“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高州医院”揭牌以来,省妇幼派驻吕莉娟担任高州妇幼副院长,还选派三名专家长期驻点帮扶,为高州妇幼建设省级、市级重点专科及学科注入“造血”动力。

不到一年的时间,两院共建“出生缺陷与产前诊断专科联盟”“远程影像专科联盟”“妇产儿超声、影像专科联盟”“更年期专科联盟”等专科联盟,通过同步早交班、规范诊疗流程、强化实验室管理等举措,实现门诊、手术、抢救全流程同质化,构建起覆盖婚前、孕前、孕期、新生儿及儿童各阶段的出生缺陷防治体系,为区域妇女儿童提供更精准、高效的医疗服务。

省妇幼团队以“医防融合”为核心,在高州妇幼开设胎儿结构缺陷咨询门诊,联合省妇幼医学遗传中心为唇腭裂等30余种结构畸形提供产前诊断;后端针对妊娠合并心脏病等危重症,完善诊疗规范、开展急救演练,疑难病例救治能力显著提升。

吕莉娟带领高州妇幼产科团队查房指导。

吕莉娟带领高州妇幼产科团队查房指导。

2024年,高州妇幼接诊高危孕产妇2200例,危急重症孕产妇抢救200多例,成功率100%。连续三年孕产妇零死亡。

“继续完善‘三级预防网络’,也就是从孕前、产中到产后,形成一个全链条的防治体系。”高州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蔡奕军表示,近期目标是2025年通过产前诊断中心的资质评审,建成茂名地区最大儿童康复中心,让高州乃至粤西地区的家庭“少奔波、少担忧”,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省级三甲医院的服务。

锻造人才队伍

管理机制同步升级

近日,高州妇幼中医康复科收治一名疑诊杜氏肌营养不良患儿,省妇幼派驻医生叶燕彬迅速联合省妇幼康复科常燕群团队,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经药物及康复治疗,患儿病情得到改善。

自去年7月起,吕莉娟和叶燕彬等省妇幼专家入驻高州妇幼,扎根临床一线传授技术与管理经验,带动多科室诊疗水平提升。医院还选派50多人次赴省妇幼跟班学习,并依托“线上+线下”混合式培训,借助“优粤云”平台开展远程教学。

吕莉娟与高州妇幼团队共同开展手术。

吕莉娟与高州妇幼团队共同开展手术。

“复杂病例诊治能力的提升,让我们更有底气服务好群众。”高州妇幼医师梁玉琴坦言。

在深化临床人才培养的同时,在省妇幼的支持下,高州妇幼着力搭建省级学术交流平台,已连续举办2场产科医学省级学术会议及培训班,吸引60多家医院598人参与,为人才储备与学术交流开拓新机遇,推动人才培养从“输血”向“造血”转变。

科研领域的支援同步发力,高州妇幼成立科研团队,深化与省级研究所合作,建立多个母胎研究队列,并在省自然面上项目实现新突破,为县域医疗高质量发展筑牢科研根基。

管理机制“同质化”升级是医院高质量发展的另一“助推器”。省妇幼领导班子与核心科室专家26次深入指导,协助完善92条涵盖医疗质量、危急重症救治等全环节的核心管理制度。

“省妇幼管理体系的植入,使医院每个环节都按省级三甲标准重塑。”高州市妇幼保健院院长吴宗劲介绍,管理效能的提升正转化为肉眼可见的改变——产前诊断结果与省妇幼实时互认,危急重症可通过绿色通道直通省级专家团队。

新的管理体系下,高州妇幼开设早孕门诊,完善“一站式”婚前孕前医学检查点、生殖健康科,为适龄婚育人群提供全生命周期健康管理;强化危急重症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能力,严格妇产科手术准入制度,筑牢母婴安全防线;通过远程诊疗平台与省妇幼实时联动,让高州群众在家门口即可享受“同质化”省级医疗服务。

随着“少跑路、少花钱”的就医体验成为常态,高州妇幼群众满意度从91%提升至96%,正朝着“群众满意、职工满意、党和政府满意”的高质量发展目标坚实迈进。

【一线样本】

“家门口”可享省级专家精准诊疗

先天性唇腭裂、全前脑畸形、胎儿脑积水……这些出生缺陷的精准诊断,曾因基层影像人才短缺、技术薄弱而面临困境。

如今,随着高州市妇幼保健院正式接入广东省妇幼保健院远程影像诊断平台,粤西地区的母婴健康防线迎来质的飞跃——群众无需跨城奔波,在“家门口”即可享受省级专家的精准诊疗服务。

作为粤西地区首家接入省级妇幼影像平台的医疗机构,高州妇幼通过5G网络实现影像数据的实时传输与云端共享。基层医生完成超声、磁共振成像(MRI)等检查后,省妇幼专家团队可即时进行多学科会诊,对复杂胎儿畸形、疑难病例进行精准判读,反馈权威诊断报告,彻底打破地域壁垒。

平台运行以来,短短时间已成功开展胎儿MRI诊断、复杂结构畸形等远程会诊20余例,其中3例罕见结构畸形胎儿经平台确诊后,通过绿色通道转诊至省级医院获得及时干预。

“基层影像医师的成长需要‘传帮带’。”广东省妇幼保健院驻高州妇幼帮扶专家吕莉娟博士介绍,平台不仅提供“云端诊断”,更配套开展“手把手”培训,通过AI辅助质控系统规范基层操作流程,每月举办影像读片会剖析典型案例,积极为基层培养能独立开展胎儿畸形筛查的技术骨干。

目前,高州妇幼已与28家乡镇卫生院建立妇幼医共体,构建起“省级指导—县级枢纽—镇级哨点”三级防治体系,使出生缺陷初筛关口有效前移。据统计,平台启用后,高州妇幼胎儿畸形检出准确率显著提升,转诊时间缩短60%,为9个家庭避免了严重缺陷儿的出生。

高州市妇幼保健院党委书记蔡奕军说:“我们将深化与省妇幼的‘技术联姻’,三年内实现县域出生缺陷防治能力全覆盖,让‘百千万工程’在健康民生领域结出实果。”

从“患者追着专家跑”到“专家追着数据跑”,远程影像平台不仅改写了粤西地区母婴健康服务的格局,更以技术创新诠释了医疗资源均衡发展的广东实践。随着5G、人工智能等技术与妇幼健康服务的深度融合,一幅“大病不出县、预防在基层”的健康图景正徐徐展开。

撰文:李阳诗 通讯员 林界清 卢基正

编辑 朱慧溪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