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免疫周,专家倡议关注婴儿免疫力薄弱期

作者 周中雨 2025-04-29 14:58

每年四月最后一周是由世界卫生组织发起的“世界免疫周”,婴幼儿作为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的人群,在免疫保护中尤其受到关注。

近日,一场聚焦婴幼儿“免疫力薄弱期”的重要概念,围绕母乳低聚糖(HMO)这一前沿营养成分展开科普的活动在上海举行,倡导年轻父母重视免疫保护窗口期。

不少家长发现,宝宝出生头几个月较少生病,但在六月龄左右,感冒、发烧等症状显著增多。

上海市第一妇婴保健院产科教授段涛解释道:人类的免疫系统在胎儿期就开始发育,孕晚期母体会通过胎盘传递免疫球蛋白G,为新生儿提供初步免疫保护;在出生后的前几个月,婴幼儿主要依靠这些母源抗体抵御外界病原。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抗体水平逐渐下降,而宝宝自身的免疫系统尚不成熟,两者交汇形成了免疫空窗期。婴幼儿成长过程中,这一从被动免疫向主动免疫转变的关键交叉节点,正是“免疫力薄弱期”。

这一阶段,宝宝活动能力增强,开始爬行、接触外界,暴露于病原体的风险显著上升;而免疫系统也逐渐发育、日趋成熟,自身免疫力也在与环境的持续“互动”中不断完善。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儿科教授沈振宇指出:“免疫力薄弱期是每个婴幼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阶段,但正因为易感性增加,更需要通过科学干预,为宝宝提供必要的免疫支持。”

面对免疫系统发育尚未完全的阶段,段涛强调,免疫力薄弱期是多种疫苗的关键接种窗口。一定要严格按照国家免疫程序完成疫苗接种;另一方面,科学精准的营养支持同样重要。母乳是宝宝的第一剂“疫苗”,母乳能提供给宝宝大量的免疫活性成分,其中含量第一的就是HMO。如果母乳不足或者不能母乳喂养,爸妈们也不必过度焦虑,可以科学选择含HMO的配方奶喂养,以模拟母乳免疫保护效果。

HMO是母乳中含量第一的免疫活性成分,近年来广受关注。2023年10月,国家卫生健康委正式批准了2-岩藻糖基乳糖(2-FL)和乳糖-N-新四糖(LNnT)成为食品营养强化剂新品种,使HMO成为国内婴幼儿营养领域的重要突破。

沈振宇解释:“在婴幼儿免疫屏障尚未成熟的阶段,HMO通过调节肠道菌群、阻断病原体附着、激活免疫细胞反应,帮助宝宝完善免疫屏障。”临床数据显示,含HMO配方可显著提升婴幼儿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促进双歧杆菌增长约50%,并减少艰难梭菌含量约90%,有助于构建健康肠道生态,增强整体免疫力。

随着HMO在中国母婴市场逐步普及,家长们在选择相关产品时也面临诸多疑问。段涛建议,科学选品需综合考量,可参考“三看”原则,即“看科研、看配方、看口碑”。

首先,HMO产品应拥有扎实的科研基础,包括国际专利支持、研究成果公开透明、通过临床验证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其次,配方设计应合理接近母乳水平,HMO的含量并非“有就行”或“越多越好”,需通过临床数据验证,确保HMO的含量与科学配比接近母乳黄金喂养效果,才能真正助力免疫力、肠道健康及生长发育。最后,建议优先选择全球市场有长期应用经验、在数千万宝宝中经受考验的成熟品牌,以确保品质可靠、安心使用。

HMO作为母乳中重要的成分之一,自然就成了“兵家必争之地”。目前,国内外众多企业都在科研端对HMO进行深挖。比如惠氏启赋率先布局HMO科研成果转化,推出多款创新配方产品。

根据QYResearch的统计及预测,2022年,全球母乳低聚糖(HMO)市场规模从2018年的154.75百万美元增加至459.4百万美元。预计到2029年市场规模将达到1683.35百万美元,2023-2029年复合年增长率为24.55%。

南方+记者 周中雨

编辑 马华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