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心灵 护航成长——深圳市康宁医院儿少精神科三区正式开科

深圳市康宁医院 2025-04-01 14:26

为进一步加强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满足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医疗服务需求,2025年3月24日,深圳市康宁医院儿少精神科三区正式开科。新科室以服务12岁以下神经发育障碍及情绪障碍患者为核心,为深圳乃至全国患儿及家庭提供专业、全面的诊疗服务支持。

立足需求

完善医疗服务布局

开设儿少精神科三区是医院积极落实国家卫健委“儿科和精神卫生服务年”,增强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及心理健康服务供给,深化儿少精神专科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增设病区、优化资源配置,进一步满足患者健康需求,推动“早发现、早干预”服务体系不断完善。

专业支撑

打造多维服务体系

儿少精神科以“引领行业标准、提供优质服务、整合多方资源”为核心定位,立足深圳、辐射大湾区,努力打造儿童精神健康服务标杆。科室是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深圳市一级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深圳市脑神经发育障碍康复技术工程实验室依托科室。下设的儿少康复教育室是深圳市最早的精神科儿童康复中心,也是深圳-墨尔本国际孤独症研究培训中心、深圳市残联康复服务的定点机构(五星级),以及全国孤独症康复服务规范性进修培训课程代培基地。2020年编制《深圳市孤独症诊疗康复质量评估标准》,承担全市儿童孤独症康复机构指导与质量评审工作。

新病区位于罗湖分院门诊综合楼9楼,占地面积约1400平方米,设置了14间病房、36张床位。病区功能齐全,配备家长资源中心、心理治疗室、康复训练区等多个专业区域,主要收治孤独症谱系障碍、注意缺陷多动障碍等神经发育障碍患儿,抑郁障碍、焦虑障碍等情绪障碍患儿,以及早早发精神病性障碍患儿等。

儿少精神科

病区环境

病房一角

心理治疗室

物理治疗室

康复治疗室/VR

悦心研习角

病区整合了多学科专业团队,包括精神科医师5人、护士9人、心理治疗师6人、康复治疗师6人、康复教师11人、社工1人,可开展以非药物治疗为主的综合性干预,包括康复教育训练、心理治疗、物理治疗、家庭教育指导等,并将康复教育训练与数字医疗相结合,实施标准化干预和评估、开展数字化家庭干预技能训练。目前已构建了“评估-干预-康复”全程服务体系,更好地为患儿及家庭提供服务。

卢建平

主任医师,儿少精神科主任,医院国家重点专科(精神科)学科带头人,深圳市医学重点学科(儿少精神科)学科带头人。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博士后合作导师,深圳大学医学院、南方科技大学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注册督导师,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儿童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心理卫生协会儿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广东省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儿童精神医学学组副组长,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儿童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情绪障碍学组组长,深圳市医学会精神科分会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师协会副会长,深圳市康复医学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第四届精神医学专业委员会儿童精神医学专业学组组长,哈佛大学医学院附属波士顿儿童医院,麻省总医院访问学者。从事精神医学领域工作三十余年,长期致力于儿童青少年精神障碍的诊断治疗、发病机制、流行病学研究和国际学术交流。近5年主持、参与国家级科研项目1项、省级4项、市级3项。发表论文4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7篇。专利5项。

徐健昌

主治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师。深圳大学医学部精神病与精神卫生学硕士。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儿童心理卫生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儿童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情绪障碍学组委员;深圳市康复医学会孤独症康复专业委员会教育康复学组第二届委员会常务委员。从事儿童青少年神经发育障碍、情绪行为障碍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曾接受中美儿少精神科专科医师培训(中国医师协会)、国际儿少认知行为疗法 CBT 培训(美国 Beck CBT 研究所)、PEERS 青少年社交技巧训练培训、临床研究设计培训(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等儿童青少年精神医学相关培训。

刘珮

医学博士,精神科医师,中级心理治疗师。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部,广东省临床医学学会儿童心理健康促进专业委员会情绪障碍学组委员。擅长儿童情绪障碍的诊断和评估。

陈阳霞

主管护师,儿少精神科护士长。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广东省精神专科护士,深圳市优秀护士。擅长青少年抑郁障碍、情绪障碍等常见疾病护理,青少年正念治疗。

 李俊萍

中级心理治疗师,儿少康教室负责人。香港理工大学康复科学理学硕士。墨尔本深圳国际孤独症研究培训中心、PEERS青少年社交技能培训、DBT团体技能师资成员。擅长神经发育障碍儿童康复,儿童和青少年的焦虑症、抑郁症、失眠、校园欺凌、亲子冲突等心理问题及父母心理成长、家庭关系。

新征程、新起点

深圳市康宁医院作为深圳市唯一一家公立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一直以来高度重视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不断加强医疗服务能力及体系建设,目前已形成“门诊-住院-社区康复”一体化服务模式。新病区的启用标志着医院在儿童青少年精神卫生领域的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

未来,医院将继续秉承“以人为本,关爱心灵”的宗旨,持续优化服务模式,继续推进与教育部门、社区机构的“医教社”协同机制,守护儿童心理健康,护航孩子们健康成长。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