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救你谁救你”,在肇庆市封开县,女儿为救母亲勇捐骨髓的故事如同一股暖流,温暖了无数人的心田。这位普通的农村母亲阿贞(化名),在确诊白血病后,依靠家人的支持和社会的关爱,战胜病魔重获新生。阿贞的故事,正是“农村母亲关爱工程”公益项目实施的一个真实缩影。
该公益项目由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携手爱心企业筹资、广东省妇女儿童基金会组织联合开展,实施十多年来为农村重疾母亲撑起一棵棵遮风挡雨的安心“大树”,让善心、爱心在乡村大地蔓延。



(萱草花再开,时长共3分32秒)
萱草花再开
困境中的希望之光
阿贞原本拥有一个简单而幸福的家庭。她在镇上中心小学的饭堂工作,平日里做饭、清洁打扫,照顾家人孩子,生活虽然平凡,但充满安逸和温馨。突然,有一段时间阿贞感到极度疲惫,连续多日精神不振,她便前往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检查,被确诊为白血病。
这一消息如同晴天霹雳,让阿贞的家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刚开始治疗时,阿贞的口腔全部溃疡,连续3-4个月无法进食,甚至连水都难以下咽,只能靠吊针输营养液维持生命。同时,她还伴随着全身疼痛的症状,无法站立行走,每天只能卧躺在床上。此时的阿贞经历了前所未有的身心折磨。
最困难时刻,家人和亲戚朋友的陪伴与支持给了阿贞坚持下去的勇气。经历4次化疗后,她年仅12岁的大女儿勇敢地站出来,忍受着连续三天采集血管细胞的疼痛,为母亲进行半合型骨髓移植治疗捐献骨髓。
基金会志愿者和妇联代表对阿贞进行慰问。
基金会志愿者和妇联代表对阿贞进行慰问。
社会关爱,共筑生命防线
阿贞的病情和治疗费用给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幸运的是,“农村母亲关爱工程”项目为她送来了希望。在村委会和镇妇联的调研和协助下,经过项目评审小组审核和公示,阿贞成功获得了项目资助,爱心善款及时拨付至她的银行账号。这些善款不仅缓解了她的经济压力,更让她感受到了党的关爱和社会的温暖。术后的她身体逐渐恢复,和家人重新过上温馨的生活。
“农村母亲关爱工程”是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2014年发起的一项公益项目,面向全省14个地市农村人口,帮助遭遇重大疾病的“六癌”母亲(乳腺癌、宫颈癌、胃癌、直肠癌、肺癌、白血病当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疾病),为因病致贫返贫的困难家庭提供支持。
当地妇联及时对阿贞的案例进行了一对一的帮助服务。
当地妇联及时对阿贞的案例进行了一对一的帮助服务。
项目通过联动各镇(村)妇联,实行“一对一”精准化服务,真正做到“政策找人,服务上门”。截至2025年2月,“农村母亲关爱工程”已成长为广东农村母亲所依所靠的安心“大树”,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凝聚玖龙纸业、星河湾集团等爱心单位及社会力量爱心,累计资助1800万元,帮助超2000名像阿贞这样的农村患病母亲。
志愿者的力量:传递爱与希望
“农村母亲关爱工程”注重长期跟进与动态管理,根据基层妇联和村委反馈的帮扶信息每年调整实施方案,确保帮扶措施贴合实际需求,同时组织志愿者开展慰问、科普活动等,不仅为农村重疾母亲提供物资支持,更关注她们受助后的生活质量和精神需求。就读于广东省外语艺术职业学院的周钧泽,是众多志愿者中的一员。在了解到“农村母亲关爱工程”后,他报名成为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的志愿者,并组成志愿队伍深入受助地,回访了许多像阿贞这样的患病母亲。
周钧泽和志愿者团队深入受助地,帮助了众多遇到困难的农村母亲。
周钧泽和志愿者团队深入受助地,帮助了众多遇到困难的农村母亲。
周钧泽清楚记得,回访受助者前,广东省乡村振兴基金会安排工作人员对志愿团队进行培训,主要讲解包括项目运行情况、调研流程规则、慰问注意事项、志愿服务分工、风险预防措施等。因此他们在正式慰问受助者时,整个志愿团队都能有序了解受助母亲的生活、身体以及项目资金落实情况,送上慰问用品等。他坦言“‘农村母亲关爱工程’不仅筹集资金为患病母亲提供了物质上的帮助,更重要的是引导社会力量给予了她们精神上的鼓舞。当我们把资助物资送到她们手中,看到她们眼中的泪花和感激之情,我知道,这份关爱已经超越了金钱和物质的范畴。”
我们盼望,越来越多爱心企业、爱心人士、志愿团队加入到“农村母亲关爱工程”公益项目中,共同为农村重疾母亲种起一棵棵遮风挡雨的安心“大树”,让爱与希望在广袤的农村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携手为乡村振兴书写爱的篇章!
撰文:南方农村报吴昊晖
视频剪辑:谭家富
视频文案:李嘉镓
来源:南方农村报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