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觉|风清莲叶碧 荷花别样红

南方+  2024-06-28 10:28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近日,高州市宝光街道广潭村近200亩荷花竞相绽放,为炎炎夏日增添了一抹清新,又一田园风光网红打卡点吸引无数游人打卡,掀起乡村旅游的热潮。

在晨光的照耀下,荷塘边的荷花渐渐苏醒,露珠在嫩绿的荷叶上滚动,仿佛是大自然精心镶嵌的珍珠。荷花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已经盛开,它们以不同的形态展现着生命的活力。粉嫩的花瓣在阳光下透出淡淡的光泽,黄蕊点缀其中,更显生机勃勃。

赏荷打卡

农文旅深度融合

“高州又有打卡好去处了,因荷而动!”朋友圈的口口相传,吸引了不少摄影爱好者及游客前往广潭村观花、赏景、拍照,用心收藏这份来自“夏日限定”的礼物。

夏日的午后,荷花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更加明媚动人。而当夜幕降临,月光洒在荷塘上,荷花在夜色中更显神秘与优雅,仿佛是月宫中的仙子,静静地守护着夏夜的宁静,别有一番韵味。

荷花的美,不仅在于其外表的清新脱俗,更在于其内在的坚韧与纯洁。它们在泥泞中生长,却不沾染一丝尘埃,始终保持纯洁与高雅。

每年6—10月是荷花的最佳观赏期,满池荷花怒放,每一眼都让你停留在湖光山色与绚烂花海勾勒出的秀丽画卷中。荷花的香气,淡雅而清新,不张扬却能沁人心脾。每当微风拂过,荷塘便散发出一阵阵淡淡的荷香,让人心旷神怡,仿佛能洗净一天的疲惫与烦恼。

广潭村本就有佛子岭、佛子禅院、杨颐故居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如今通过种植荷莲发展生态旅游,有利于促进旅游资源的整合,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促进农旅融合发展,为乡村振兴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美了乡村、富了村民。

今年5月16日,广潭村还举办了“杨颐故里,荷花盛开”广潭传统文化活动。“荷花自古以来就是清廉的象征,而作为杨颐故里,广潭村引进荷花文化产业项目,希望能推动基层廉洁文化建设、乡风文明建设,让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杨颐廉洁奉公、刚正不阿的精神。”广潭村党总支书记杨志文说。

土地流转

200亩荷田激发产业活力

广潭村有耕地面积约3000亩,农业发展条件较为优越。其中连片超100亩以上的土地有5个,连片超1000亩以上的土地1个。但近些年来,因很多村民外出务工,土地存在不同程度的撂荒。

为解决农村空心化问题,广潭村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召开党员、村民代表大会研究,入户征集群众意见建议、解答土地流转相关政策,制定切实可行的土地流转方案,动员引导农户将不愿种、种不好、没有能力经营的小规模土地流转至荷海种养专业合作社,最终促进了200余亩连片土地流转,唤醒了土地资源。

为做好土地流转后半篇文章,广潭村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决定通过村党总支主导,以村民入社、资金入股、农产品入市等方式,连片种植荷莲。

荷花全身都是宝。采下的荷花可以用来制作插花,莲蓬里的莲子可作为水果食用,也可用来煲汤。近年来,随着莲子茶、荷花茶、荷叶茶、莲子精油等荷花深加工产业的兴起,莲子、荷叶、荷花带来了更高的经济收益。

广潭村通过种植荷莲及发展相关产业,为周边村民提供了100多个就业岗位,带动村集体经济年收入增加30余万元,也为村民增加了土地租金收入。同时,夏赏荷秋收稻,让土地资源实现了最大化的利用。

据了解,广潭村入选2024年“百千万工程”典型村,为加强人居整治力度,深入推进“百千万工程”和乡村绿化工作,该村于今年1月开始种植荷花,目前正值观赏期。该景点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赏荷的好去处,展现了广潭村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魅力,更成为广潭村产业振兴和乡村振兴的生动实践。

2024年6月28日《南方日报·高州视窗》A04版。

2024年6月28日《南方日报·高州视窗》A04版。

【撰文】叶洁 通讯员 朱璋钰 张彦

【图片】李达

编辑 苏斯铭

订阅后可查看全文(剩余80%)

手机扫码打开本网页
扫码下载南方+客户端